北京昌平东闸村钻孔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d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平原区的第四纪地层发育,松散沉积物的堆积厚度较大,沉积的类型复杂多样,是研究区域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演变的基础。由于受岩性、岩相的横向变化及新构造运动影响,区内第四纪的地层及古气候重建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简称MPT),发生于约0.92Ma B. P.-0.6Ma B. P.,其间气候变化的主导周期由41ka周期转变为100ka周期,全球冰量亦有增加。对北京地区沉积地层中的孢粉进行分析,并根据孢粉指标进行古环境、古气候重演的研究由来已久。本研究使用与地矿部合作在昌平地区获得的钻孔岩心材料,选取东闸村钻孔孔深103-149.8m的岩心进行孢粉组合特征研究,对区域第四纪的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间的古气候重建具有一定的意义。计划使用古地磁测试获得的年代作为时间标尺,通过重液浮法富集孢粉,进行鉴定获得孢粉数据。通过对孢粉资料中种属组合特征、各种属百分比变化,据各类植物花粉在该钻孔垂向上的明显变化,由下而上可划分出八个孢粉带,揭示了北京地区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间的古气候的演替及变化,其演变经历了冷干-冷湿-冷干-暖湿-冷湿-暖湿-冷干的阶段。与同时期的深海氧同位素的气候演变特征对比,钻孔深度149.8-132m处基本对应于MIS31至MIS19阶段;132-125.1m处未取样而部分时期(对应于MIS19向MIS18的过渡期)的气候信息缺失;在钻孔深度125.1-110.8m处,在对应深海氧同位素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的同时,部分时期也表现出特有的气候特征;总体来看,东闸村钻孔所反映的气候特征演变与同时期的深海氧同位素所反映的气候阶段大体对应,说明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间,北京昌平地区的气候基本响应于全球气候变化。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某厂6×350 MW机组锅炉运行时存在的低温腐蚀问题,分析了固定式暖风器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将原锅炉二次风暖风器改造为翻转式暖风器的改造方案,将翻转式暖风器重新
北京平原区位于我国华北断块北部,处于燕山台褶带与华北断坳两构造单元之交汇部位。区内新构造活动强烈,导致该区地裂缝发育,加之近年来地下水超采等人类工程活动活跃,促使地
国家教育系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塑造身份,以及在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和彼此依存日益加深的世界中如何形成对于他人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即在培养“国家公民”的同时培养“世界公民”
报纸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存储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信息资源。就信息部门而言,对此较早做出反应的是图书馆界。它
新世纪的少先队辅导员担负着探索少先队工作新理念的重要职责,作为一个特教少先队辅导员责任更加重大。因此,文章从辅导员的角色新定位,创建和谐的少先队文化,培养学生高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