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荧光纸质传感器及对重金属离子现场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ydxlh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铅离子和镉离子是典型的两种重金属离子,具有高毒性和持续的生物累积性,对环境有极大危害。因此,构建快速定量检测铅离子和镉离子的方法对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多色荧光探针一般含有两个及以上发射峰,通过分析发射强度比对环境影响提供内置校正,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精度。纸质传感器便携、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在不借助额外手段情况下能够实现对分析物可视化检测,但在定量分析方面存在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助碳点、金纳米团簇(Au NCs)和发光氧化石墨烯三种材料独特的荧光性质和识别能力,分别构建对铅离子和镉离子特异性响应的多色荧光探针,并研究多色荧光纸质传感器对铅离子和镉离子进行现场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的效果,主要内容如下:(1)多色荧光纸质传感器对铅离子现场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设计合成多色荧光碳点,研究碳点对铅离子的响应。将对铅离子响应的碳点作为信号探针,以另一种对铅离子不响应且荧光颜色不同的碳点作为参比探针,通过优化混合比例构建多色荧光探针。实验结果发现,多色探针初显稳定的蓝色荧光,铅离子存在时,蓝色荧光被猝灭而红色荧光不变,在紫外灯下可肉眼观察到由蓝到红的宽色度变化。另外,铅离子浓度与荧光强度比(I452/I620)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低至2.89 n M,远低于WHO规定饮用水中铅离子最低允许含量(0.01 mg/L),且探针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反应过程5 min即可完成。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备荧光纸质传感器,发现纸质传感器荧光颜色随铅离子浓度发生明显变化,可实现快速可视化检测铅离子。利用智能手机识别荧光颜色的RGB值,分析铅离子浓度与B/R值的数据得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5.86n M。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实验得到92.8%~115.2%的高回收率,证明利用多色荧光纸质传感器进行现场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铅离子的方法具有实用性。(2)多色荧光纸质传感器对镉离子现场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设计合成多色荧光纳米材料,并研究其对镉离子的响应。结果发现金纳米团簇的橙红色荧光可被镉离子特异性增强,而乙二胺修饰的发光氧化石墨烯(EDA-GO)比较稳定不受镉离子影响,因此选择二者作为构建多色荧光探针的材料。通过引入铜离子(Cu2+)优化多色荧光探针的可视化效果与选择性,加入镉离子后可在紫外灯下观察到探针显著从蓝色变为红色,同时发现镉离子浓度与荧光强度比(IEDA-GO/IAu NCs)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低至33.3 n M,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抗干扰能力,检测过程7 min左右即可完成。通过喷墨打印技术制备的荧光纸质传感器检测镉离子时可发生明显的荧光颜色改变,能够实现镉离子的可视化检测。进一步利用智能手机识别荧光颜色的RGB值,发现镉离子浓度与R/B值之间存在一定线性关系,能够实现快速定量检测,检测限计算结果为0.1μM,低于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中规定镉在大米中的最高允许限量(0.2mg/kg)。另外,镉离子在大米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1.4%~99.3%,证明多色荧光纸质传感器对镉离子现场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的方法具有实用性。
其他文献
内皮细胞衍生的舒张因子——一氧化氮贾晓明综述朱兆明审校关键词一氧化氮;内皮细胞舒张因子;综述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331.32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血管内皮细胞衍生的血管舒张因子,是L-精氨酸
本文界定了城市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城市科技创新系统的构成,提出了地方政府促进城市科技创新系统构建的策略。这些策略是:成立科技创新促进委员会、建立城市科技创新服务
非肠道放射造影,主要包括泌尿系统、心、脑及其他部位的血管造影,在临床应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引起肾功能的损害,即造影剂相关肾病(Con-trastmedium-associatednephropathy,CAN)。早在1942年,Pendergrass...
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临床诊断寻求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毒培养液和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分泌物中的RSV基因,并应用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地
目的观察载阿霉素液一固相变型原位注射凝胶(DOX-ISFI)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兔、,x2肝癌后残癌的疗效。方法以24只兔建立VX2肝癌模型,对肿瘤行HIFU不全消融,随机分为HIFU消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政治理论、综合3门课程由国家教委统一命题,而2门业务课则由各院校命题。为保证录取质量,国家教委规定了全国统一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标准
综采工作面是整个矿井生产系统中最主要的产尘场所,由于综采工作面具有产尘工序多、产尘量大等特点,成为了粉尘治理难度最大的场所之一。经多个矿井现场实测显示,采煤机滚筒截割作业时,局部地点瞬间粉尘浓度甚至达3000mg/m3以上,严重超标的高浓度粉尘严重威胁井下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本文主要采用了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应用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去探索解决综采工作面粉尘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