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早期的一批企业发行股票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目前的市场规模甚至可与发达国家的成熟证券市场相媲美。根据法经济学理论研究,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背后肯定存在着一个强大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支持。作为一个转型经济国家,我国法律环境薄弱,法律体系这种标准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并没有有效的发挥作用,其所提供的保护水平劣于多数转轨国家。所以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制度中应该隐含着某种机制,这种隐含的机制能够提供替代性的保护,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弥补了法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缺陷。国内已有文献对证券市场上法律与其替代机制的研究较少,而国外有关理论大都建立在发达国家成熟证券市场上,虽然提出股权集中度、行业自律、声誉和关系等都是在法律缺失的情况下的可供选择的治理机制,但是对像中国这样的新型证券市场的解释能力较差。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以配额制为核心的行政治理机制能够替代正式的法律治理起到一定的作用。研究从三个角度展开,第一,引入一个博弈模型并且进行比较静态分析,说明中国上市公司遴选过程中的配额制的运行机理。第二,从正面的角度来论证,配额制能收集分散的信息,提供激励刺激地区间竞争,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第三,从配额制的局限性出发,分析配额制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正式的治理机制的原因。从反面的角度说明,配额制确实只是一个暂时性的替代机制。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配额制在我国证券市场初期法律缺失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成了证券市场的超常发展,这也给法与证券市场理论提供一个有益的补充——法律体系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
其他文献
中国自1993年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以来,每逢经济特殊时期,最低工资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均不可避免地得到社会热议。与此同时,根据经济学规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中,常伴随着农村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主要分析了“点线面”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并且给出需要注意的方面,主要为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当中推广“点线面”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点线面”教学方法;运用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当中各个层次学校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西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何有效利用一切资源,加快自身的发展,早日实现经济的起飞,是各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