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大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使得全国超过95%的人群看病就医有了基本保障,对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减轻家庭医疗负担具有重大意义。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立之初,医疗保障水平和层次较低。为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快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建设仍然处在一个初始阶段,在之后的改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社会保障为家庭和社会提供了一张安全网,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稳定器”,能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社会保障既可以通过对社会收入进行再分配,帮助低收入者渡过困难,促进社会公平,也可以为家庭提供安全保障预期,减少预防性储蓄,促进家庭消费和投资。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为家庭提供了医疗保障,可以减轻居民医疗负担,降低疾病风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诸多负面后果。在政府不断推进医疗保险体系改革的背景下,研究目前医疗保险体系的社会保障效应,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URBMI)”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社会保障效应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对其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的基础上,发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以后的医疗保险体系改革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以下是本文的章节安排和大致研究内容: 第一章,本章提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大致思路以及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在最后对本文的创新之处、可能存在的不足和本文的数据使用情况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本章对现有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相关理论与学术研究进行了回顾。本文对社会保障效应的定义为良好的社会保障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公平效应和需求效应两个方面。为了理清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效应的研究框架,本章从社会保障的概念出发,回顾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其次,梳理了社会保障的相关经典理论,对不同学派之间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分别对社会保障公平效应和需求效应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最后,在社会保障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总结了医疗保险需求、医疗保险公平效应和需求效应方面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本章详细介绍了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和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发达国家的现行医疗保险政策。通过比较不同政策之间的差别,借鉴医疗保险实施效果较好国家的经验。首先,对我国目前实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公费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过程以及最新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本章对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政策进行了介绍。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虽然现在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但其中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尤其是关于弱势群体的特殊医疗保险政策。 第四章,本章主要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平效应。坚持公平是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原则,本文的公平性效应研究指的是城镇中的弱势群体在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受益程度,主要在健康状况、医疗服务利用和就医经济负担三个方面展开;弱势群体在本文的定义是按照收入和工作状况划分的最低收入人群组和无业人群组。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利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中的成都市样本,以成都市为例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平效应进行研究。低收入人群和无业人群的医疗保障应该是医疗保险工作中的重点,通过分析发现城镇居民当中的弱势群体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较高,但是实际的预防性医疗服务和常规性医疗服务利用均很低,主观感受医疗负担较重,实际就医经济负担也没有显著降低。与其他人群相比,城镇中的弱势群体在健康状况、医疗服务利用和就医负担方面处于不利的位置,基本医疗保险在改善这些不公平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 接下来的两章内容主要研究了医疗保险对需求效应的释放作用,本文的需求效应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个方面。结合已有的关于基本医疗保险与家庭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从商业医疗保险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商业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释放作用。同时,鉴于很多家庭将商业医疗保险作为家庭投资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其他医疗保险对家庭投资的影响。 第五章,本章主要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商业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需求的影响。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数据,从更高的医疗保障水平出发,研究商业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商业医疗保险使我国家庭消费总额平均增加15.51%,高于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拉动,并且其对农村家庭年消费总额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城市家庭。从消费内容来看,商业医疗保险对农村家庭的物质生活消费影响最大,为41.60%,对城市家庭影响最大的则是精神文化消费,为87.56%。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有利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第六章,本章主要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医疗保险对家庭投资需求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数据,研究了医疗保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释放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保险的实施显著释放了家庭的投资需求,提高了家庭参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可能性和参与程度,对参与投资可能性的促进作用并不存在于所有家庭,仅对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家庭影响显著。同时,只有风险偏好家庭通过提高风险金融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加深了风险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城职保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可能性和参与程度远大于其他医疗保险家庭;医疗保障水平越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参与的可能性和参与程度越高。 第七章,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发现弱势群体在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受益并不显著,而医疗保险对家庭需求效应的释放作用则十分明显。针对上述研究发现,结合国内外医疗保险政策的先进做法,本章从医疗保险的公平效应和需求释放效应出发,探讨了如何提高医疗保险的公平效应,促进需求效应的进一步释放,从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借助市场力量,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研究的创新方面,本文首次结合现有理论研究,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医疗保险的社会保障效应。在研究数据上,本文采用了“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2007-2011年的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数据,力求较为全面的反映我国医疗保险近年来的社会保障效应。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本文采用了工具变量法解决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来得到无偏估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