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总会计师(CFO)制度框架建设探索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det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FO的诞生是企业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的结果,研究CFO制度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治理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为了加快金融功能的完善、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以及适应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我国也实行着总会计师制度,并明确了中国现代总会计师制度就是首席财务官制度,总会计师就是首席财务官(CFO)。本文从CFO制度在新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特点入手,探寻现代公司治理对CFO的职业能力要求、CFO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定位、职责权限、CFO的设置范围和CFO的行业管理等。这对进一步强化CFO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本文以2010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欧美的73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董事会的规模与结构、CFO的个人背景、CFO的职位分布以及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职责与作用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实证分析,为完善我国CFO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为了进一步厘清我国CFO的现状,选取597家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样本,从我国企业CFO的职位设置、地位、任职关联、下属会计机构负责人设置以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性统计分析。   其次,通过对国内外CFO制度建设现状全面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发现,我国CFO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偏低,这制约着我国CFO制度的发展。因而,文章对CFO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CFO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地位与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FO的年龄与持股数。说明,我国上市公司CFO制度的建设还比较初级,CFO地位的提高,并不是以提高业绩为目的来提名董事,而是更注重CFO本身。在实证过程中,还发现财务部门的规模大小与CFO是否进入董事会成反比,说明CFO的主要职责还是局限财务方面的工作,CFO作为董事的管理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也无法在董事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其职能上的“监管分离”。   最后,本文从CFO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定位、权限、责任以及CFO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和CFO的行业管理等方面,对新公司治理结构下CFO制度框架建设作了深入的探讨。
其他文献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只有以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持续发展的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区域人才的文化素养,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
相对于近年来密封行业的快速发展,密封企业却不见起色。大多密封生产企业都面临以下问题:1.生产规模迂回不前,大多还是十几年前的小作坊形式;2.科技力量薄弱,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3.仿制能力较强,独立开发新品能力较差,一旦市面上有新产品面世,行业会出现集体跟风;4.市场以缠绕垫、金属垫等老产品为主打,新产品寥寥无几,缺乏相应的开发和改造能力;5.依赖熟练工人的能力来组织生产,并没按照规范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