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从郑州市的某发病猪场中分离到一株能使Marc-145细胞产生病变的病毒。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型标准株ATCC VR-2332已发表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P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郑州市的某发病猪场中分离到一株能使Marc-145细胞产生病变的病毒。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型标准株ATCC VR-2332已发表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PRU87392)设计ORF7全基因片段的一对特异引物,对已分离的病毒进行扩增鉴定。选择无PRRSV抗体且核酸阴性的30日龄仔猪,按照要求进行一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的免疫,利用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产生的情况从而了解仔猪机体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对试验猪分组后,在不同的免疫阶段利用ZZ分离株进行攻毒试验,寻找可以具有保护力的抗体水平。比较不同的免疫次数在猪只生长过程中抗体产生的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RT-PCR方法对分离到的病毒鉴定,确定为PRRSV,命名为PRRSV ZZ株。ELISA检测其抗体水平达到0.8(S/P值)以上就具有对PRRSV分离株有一定的保护力,猪只仅表现出一过性的临床症状;抗体水平达到1.5(S/P值)以上时,免疫猪能够完全抵抗PRRSV,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对无PRRSV抗体且核酸阴性的30日龄小猪进行一次免疫后,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再进行二次免疫,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证实在60日龄或7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均可以使猪只在出栏前的抗体水平维持在0.8和1.5(S/P值)之间。本研究成功分离出了一株PRRSV,并且通过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的免疫仔猪后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程序以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学课程改革赋予高师院校《数学史》课程新的教育意义,论文通过对课程设置状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国内高师《数学史》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设置存在某些随意性,具有师范特色的课程教材匮乏,具有凸显课程教育功能的任课教师人数有限等。 关键词: 高师院校《数学史》课程 设置状况 问题 一、引言 2001年,全国高师院校《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研究报告》中提出,应在高师本科院校开设《数学史与数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地方院校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找出了地方院校高等数学学习中“弱势群体”的成因,给出了授课教师在转换“弱势群体”中的几点做法: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实施“赏识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保持“拾阶而上”,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地方院校 高等数学 “弱势群体” 转化 1.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一直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而我院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学校,对学生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在我院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摆在数学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由于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各职业院校,因此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了职业院校数学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知识起点高,学生基础差。 我
研究表明,辐照致弱血吸虫疫苗能够诱生高保护性免疫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辐照致弱血吸虫来源的分子刺激宿主免疫细胞在肺部形成了以Th1为主的致炎性环境而实现的。因此,发现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教育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a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早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更加重要。 一、数学教师的教学创新是培养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 在不少学校,初中数学教学还是应试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