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受到洪水威胁的国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2000年以来,我国遭受洪灾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1000亿元。虽然我国目前采用了各种工程手段对中国日益严重的洪水灾害进行防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导致洪水灾害原因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洪水灾害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在短期内仍然难以弥补,因此,人们对洪水保险需求日益迫切。我国自恢复保险业以来,对洪水保险的开展做出了多种形式的积极尝试与研究,但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洪水保险市场的“供需两不足”。本文从洪水保险的需求角度,考察影响洪水保险需求的因素和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需求。本文主要选取1985-2009年全国数据,分析影响洪水保险需求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需求的影响程度。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导言。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存在的主要创新和不足。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洪水风险的概念、特征以及对洪水风险的可保性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保险需求相关的经济理论如预期效用理论、前景理论、马洛斯需求理论、大数法则等。作为分析洪水保险需求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影响洪水保险需求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将影响因素分为内因(消费者风险偏好程度、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因(经济发展水平、保险价格、政府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上年洪灾损失)。选择合理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替代变量,为第四章的实证分析做准备。第四章实证分析。建立自然对数线形回归模型,选择ADF模型与协整模型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线性回归。第五章以英、美两国为例,分析引入政府角色的国外洪水保险模式、政府职能及其对需求的积极影响,同时对我国开展洪水保险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需求不足的政策建议。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基于第四章的实证分析与第五章的理论分析结果,对我国洪水保险的开展提出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