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C-61375的网关设备热备份软件设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高铁事业的飞速发展,列车的速度不断提升,经过7次大提速后,高铁速度最快达到了350km/h,位居全世界领先水平。列车速度的提升极大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大幅度的缩短了人们出门旅行的时间。列车的运行速度越高对于列车的控制系统也要求越可靠、越安全。GWM网关模块作为列车的核心控制设备,主要起到协议转换和通信控制的功能,一旦其出现故障将对列车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如何使得GWM模块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即便出现突发故障也能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这一需求出发,提出GWM网关模块热备份方案并编程实现,然后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测试。本方案中采用PowerPC860和嵌入式VxWorks操作系统作为系统开发平台,基于IEC61375-2007协议,并在RTP实时协议栈软件的基础上完成系统的软件编程。本方案中GWM模块由三个模块组成:MVB模块、CPU模块、WTB模块。GWM模块热备份的核心思想就是每一组GWM模块都由两组相同的GWM模块组成:一个处于工作状态,另一个处于备份状态,工作模块不停的检测自身看是否有故障发生,同时不停的向备份模块发送生命信号,若工作模块检测到故障发生则立刻关闭自身通信功能,并停止发送生命信号;备份模块实时监测工作模块发送过来的生命信号,若生命信号停止更新,则认为原来的工作模块发生了故障,备份模块立刻自动切换为工作状态,顶替故障前的GWM模块继续工作。只要两个模块不同时故障就可以使得GWM模块正常工作,实现热备份功能。  论文首先对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软件总体设计方案,接着对设计方案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随后介绍了整个系统的软件实现过程,并且在系统测试一章中给出了详细的测试方案和测试过程,同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结果表明,设计基本达到了预期要求。在论文结束的时候,分析了此设计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对未来的优化改进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这种网络在军事和民用市场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目标追踪、环境监控及医疗系统等.通常这种网络是由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军事战争的作战平台所面临的威胁在不断的增多的同时,电磁环境也变得十分的复杂。在不断变化的作战模式下,为了满足通信系统需要具备
巷道支护是煤矿安全中为了防止矿井顶板及两帮发生垮塌而采用的一种措施,近年来预应力锚索支护普遍应用于巷道支护中,为了更快捷方便获知各测量点处锚索应力的变化情况,就需
传统的CDMA系统的接收端基于RAKE接收机原理接收指定用户的信号,并将其他用户信号视为干扰信号,没有充分利用其他用户信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多址干扰。而多用户检测技术是一种从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因特网的出现则加速了两种技术的融合。全球通信产业呈现出移动化和宽带化的趋势。在移动宽带化方面,3GPP/3
本文概述了图像分割理论,总结了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并提出了图像分割中的改进信号增强算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和噪声抑制技术。讨论了目前遗传算法应用于图像分割的研究现状,给
H.323协议是在无QoS保证的分组网络PBN上提供多媒体通信的最成熟的标准,H.248/MeGaCo协议是用于连接MGC与MG的网关控制协议,是软交换的重要协议。 本文首先介绍了H.323协议
当光穿过介质时会被衰减和散射,尤其是海水的后向散射尤为严重。这种光学散射会严重降低探测目标的分辨率,这是利用光学技术在海洋和大气中进行目标探测所存在的最主要的缺点
多用户检测是CDMA通信系统中抗干扰的一项关键技术。采用多用户检测技术能有效抑制系统干扰,解决远近效应问题,降低系统对功率控制精度的要求,提高系统容量。我们主要研究DS-C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