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欧美杨多地点评价及光照时长响应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o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Populus spp.)是中国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具有速生、分布广泛、易繁殖等特点。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是我国杨树生产的重要品种。杨树的生长主要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区域化试验是对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有效研究手段。然而环境对于生长初期杨树的影响是综合的,光照时长、温度和降水对于不同欧美杨基因型起到的作用存在差异,关于光照时长的影响长期以来未被重视。研究以12个基因型欧美杨生长初期的多地点(诸城、郓城、宁阳、石首、黑山、滦南)试验和其中4个基因型的光照时长处理(11h、12h、13h、14h和15h)试验为基础,以数量遗传学及统计学理论为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欧美杨生长初期胸径的变异整体上大于树高,生长性状在我国东北和华中地区变异较大。三年生杂交欧美杨生长性状受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显著影响。模型数据GGE双标图的拟合度均在80%以上,结果可靠。入选基因型有5号、7号、3号、4号和9号。丰产性较高稳产性最高的为7号,丰产型为5号,高于平均产量且丰产稳产都较好的为4号。在黑山地区和诸城地区适合栽植3号、4号;在宁阳地区和石首地区适合栽植5号;滦南地区和郓城地区适合栽植7号。高产稳产性不同的4基因型树高胸径对光照时长、温度和降水的响应不同,光照时长对于生长有明显的作用。(2)在不同的光照时长处理下,4基因型的节数、苗高、地径、叶片形态、叶片含水量、叶干重、SPAD值、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II潜在光化学活性、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片生物量和根冠比等多个欧美杨幼苗指标均出现明显差异,光照时间的延长对各基因型的生长均起到了显著的正面作用,表现为封顶日期推迟甚至不封顶、叶片形态的改变以获取更多有效光照、光合生理活跃、幼苗生物量的增加及生物量向地上部分优先分配。4基因型中,G2对光照时长最为敏感,G10次之,G7只在14h光照时长处理下表现较好,G11在全部处理中表现均为最差。G2、G7及N146是具有杂交潜力的育种材料。
其他文献
以先水热后硫化的方法制备出基于石墨毡基底的镍钴基化合物(NiCo2O4/GF和NiCo2S4/GF)电极,探究不同水热温度对电极的催化特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表面形貌、结构、晶向及元素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循环伏安(CV)曲线、线性扫描伏安(LSV)曲线、Tafel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
光照、降水和土壤养分是树木生长的重要因子。为了模拟中欧地区光照、干旱和氮沉降对欧洲针阔叶树种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在中欧地区广泛分布的典型的4种针叶树分别为欧洲冷杉(Abiesalba Mill.)、欧洲云杉(Picea abies(L.)H.Karst.)、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和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Mirb.)Franco.)和4种阔叶树
氮素是限制植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之一,供应不足会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四碳非蛋白质组成氨基酸,在动物中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植物中被认为处于碳氮代谢关键位置,参与调控生长与多种逆境响应。然而,GABA在低氮下的作用研究还很少,其机制也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以模式植物杨树(Populus alba×Populus.glandulosa“84K”)
新疆野果林位于天山伊犁地区,主要由新疆野苹果群系、野杏群系、野樱桃李群系、野欧洲李群系、野核桃群系、野山楂群系和稠李群系7个群系组成,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新疆野苹果群落是其最主要的群落类型,占总面积的90%,建群种为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是现代栽培苹果(M.domestica)的祖先种。近年来,新疆野苹果出现枝枯、干溃疡等衰退症状,严重时甚至整株死亡。其衰退症状与
宽杯杜鹃(Rhododendron sinofalconeri)系杜鹃属(Rhododendron)、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常绿杜鹃组(Sect.Ponticum)、杯毛杜鹃亚组(Subsect.Falconera)常绿植物,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及越南北部。其花色为杜鹃属植物中少见的黄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是难得的育种亲本。本课题组通过多地野外调查,并结合中
木材化学变色是木材组成成分的自身基团变化导致木材颜色变化的一种现象,利用木材化学变色对改善木制品表面装饰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木材成分尤其是抽提物成分对木材化学变色的影响,本文以国产柚木和橡木为研究对象,采用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对两者进行萃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成分和含量,探讨抽提物对木材颜色差异的影响,确定影响木材化学变色的主要抽提物成分;探究在多种化学试剂处理下橡木表面颜色变化及耐老
华山松大小蠹是我国西部的本土昆虫,危害20-30年生的健康华山松,对华山松林造成巨大毁坏,对当地的自然分布的五针松林构成威胁。小蠹虫-伴生真菌共同入侵寄主,使寄主树木迅速衰弱,最终导致华山松大量的死亡,给当地生态和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小蠹虫和伴生真菌入侵寄主会诱导寄主产生防御反应,伴生真菌消耗寄主防御反应协助小蠹虫成功定殖于寄主。迄今为止,仅零星报导几个真菌与华山松大小蠹伴生。本研究以华山松大小蠹为
为探索栗属杂交子代幼林期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杂种优势,并为栗属植物亲本选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下一步开展早期选择的指标筛选及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本论文以9个板栗、锥栗种内种间杂交组合235份杂交子代及其亲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长、枝条及叶片等幼林期主要农艺性状的观测及SSR分子标记试验,并结合多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杂交子代幼林期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杂种优势;探索杂交亲本及子代相关遗传参数与杂
我国的山区面积广大,山区的生态环境却极为脆弱且山区是许多贫困的农村所在。我国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山区经济的发展。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城乡景观差异以及人们休闲方式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山区景观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以沟域中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依托,将自然风光旅游、民俗文化展示、农业生活生产、山区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而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生物长期以来随着生境条件不断变化而产生的适应性,对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以及育种策略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全球变暖已经对全世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以及自然种群适应性机理仍尚未清晰的背景下,开展群体适应性研究已成为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桉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