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术界对刚果危机的争论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随着非洲非殖民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和非洲新兴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涌现,非洲在美国冷战战略和布局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美国非洲研究也相应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代。1960年刚果独立后即陷入政治混乱,随后引发了多方力量卷入并博弈其间的世界性危机,成为美国学术界非洲非殖民化研究的重要对象。在政府和私人基金的支持下,不同派别的学者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和立场看待刚果危机,虽然对同一事件或同一对象的解读具有一些共通之处,但观点的冲突甚至激烈的辩驳是主流和特征。自由派、左派和保守派对在刚果危机中博弈的比利时集团、卢蒙巴集团和冲伯集团以及加丹加分裂的原因和后果产生不同的认识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联合国以及美苏对刚果危机政策的评价也产生分歧。总体而言,自由派和保守派在反共产主义的核心思想下担心刚果危机给苏联的渗透可趁之机。左派则担忧刚果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利益集团的操纵,因而赞同联合国旨在结束加丹加分裂的维和行动,反对美国过多操纵联合国干涉刚果内政的行为。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冲突凸显在对非洲非殖民化的接受程度。在刚果危机中自由派督促美国支持联合国帮助刚果结束加丹加分裂的行动。保守派则维护欧洲盟友所受益的加丹加分裂,批评美国对刚果的干预和对联合国行动的支持。围绕刚果危机的争论也令美国学者重新思考对非洲非殖民化的态度,对非洲非殖民化的看法更加谨慎,其中自由派的转变最为显著。最后,不同派别学者的看法影响了美国对刚果危机以及非殖民化的政策,从艾森豪威尔政府以欧洲宗主国为中心的非洲政策转向肯尼迪政府支持民族主义运动,顺应非殖民化潮流的非洲政策。
其他文献
《梦观集》,元代释大圭著。释大圭,字恒白,俗姓廖,泉州晋江人。《温陵开元寺志》开士志、《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何桥远《闽书》卷一三七、阳思谦《(万历)泉州府志》卷二四等,均简单记载其生平,但生卒年均阙略,其生平交游等事迹,多语焉不详。第一章主要探讨释大圭生卒年及其交游情况。作者从《梦观集》中一些有记载写作年份的作品中获得启发,对其生年做出合理判断。关于卒年,作者亦通过《梦观集》中的一些写实诗,参照元
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革命,其目标是通过不断扩大苏区(简称“扩苏”)最终建立全国性政权。但是在国民党实行外部“围剿”的战争环境和封闭空间内,“扩苏”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张力。作为中央苏区的五省之一,中央苏区闽赣省(简称“闽赣省”)是在前四次反“围剿”作战取得胜利的背景下逐步建立的,目的是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奠定基础,因此战争环境是闽赣省在辟建和发展过
神仙故事是指以人、神仙为主要视角,以揭示成仙的途径、宣扬神仙的神力和仙迹为目的,具有宗教内涵的,以小说(包括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和文人笔记为基础,主要情节为偶遇、征应、成仙的故事文本。由于福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较为滞后,土著文化盛行,且历来有崇拜巫术神灵的传统,导致了福建的民间信仰种类繁多且区域化显著、民众具有多神信仰的特点。故笔者拟将闽地神仙故事作为研究对象,以明代为时间
柳宗元在创作时,有相当一部分笔力集中在“愚”字上。“愚”虽小小一个字眼,却屡屡被柳宗元赋予言外之意。它本义既可指愚蠢、愚昧,又可指性情上的刚直、敦厚。在柳宗元的笔下,“愚”往往不指贬义上的愚蠢。相反,它是一个智者主动选择的外在假饰,是自主选择的人生态度、处世立场,乃至成为一种外愚内智的生存状态。据此,柳宗元以“愚”自省、自嘲、自矜,全情全意地借“愚”披露着他的心绪。本文在柳宗元写“愚”之文的基础上
1993年,托妮·莫里森凭借《宠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这位非裔女作家的多元文化身份、高超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语言特色,使莫里森成为文艺批评界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天堂》是她于1997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是莫里森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同时也是其“历史三部曲”(《宠儿》、《爵士乐》、《天堂》)中的最后一部。《天堂》是莫里森的第七部长篇小说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中占据主导地位。作为音乐学科的引导者,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重中之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音乐教育改革也从未停歇。2001年基础音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音乐教育大会”、“名师大讲堂”、“音乐优质课评比”等系列活动,不论是学者的主题演讲,还是专家直面的大师班
有唐一代,长安城与科举制度在人们心中皆占据着重要地位。长安城是唐王朝的京师,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举制度则是唐代选拔官吏最为主要的方式之一。唐代长安城与科举制度紧密相连是基于统治者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唐代长安城是科举考试最为重要的地点,众多来自地方的举子进入长安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科举活动。其中不仅有唐政府组织的集阅、考试、放榜等官方活动,还包含住宿、行卷、游玩等私人活动。这些科举活动涉及范
米歇尔·法柏是英国文坛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小说家,是一位堪比狄更斯的作家。《绛红雪白的花瓣》是其花了20年完成的一部鸿篇巨制的社会历史小说。法柏以男性的笔触细致地刻画了多个形象各异的女性,并创造了一个宏伟而广阔的维多利亚世界。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这部小说及其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分析,大多倾向讨论其主题或艺术特色,却鲜有人从叙述声音入手来探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有鉴于此,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入手,将叙事分析与女
伊迪丝·希特维尔(Edith Louisa Sitwell,1887—1964)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的先锋女诗人,曾在英美文坛名噪一时。但作为诗人,她的知名度和讨论度却更多来自她浮夸奇特的个人形象与离经叛道的言行举止,其诗歌作品与诗歌理论鲜有人问津。事实上,伊迪丝一生皆醉心于诗歌创作,她的诗歌作品技巧纯熟,极富声色之美,艺术成就颇高;她的诗歌理论强调声音元素及诗韵技巧,注重形式美,更兼备法国象
《征兵法》是美国内战期间南方邦联为征募更多士兵入伍而颁布的法案。该法案突破了美国传统以来自愿服兵役的方式,而是采用强制性的手段要求所有满足法案规定的邦联男性都有义务服兵役。在其颁布后,不同阶级、不同立场的利益代表们对法案展开辩论。辩论的焦点集中在法案是否违背宪法中对州和个人权力的侵犯,允许雇佣他人替代自己服兵役和对部分人实行豁免的做法造成的阶级矛盾问题如何解决,以及战争后期给予黑人奴隶自由让他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