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气论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ttle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阳明作为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广为古今中外学者研究著述,但是,"气"作为王阳明核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很少为学者关注。按善恶来源来分,王阳明将"气"分为先天的气和后天的气。先天的气分为物质的气和精神的气。物质的气继承了前人的气本论、宇宙论思想,然而王阳明思想以"良知"为最高本原,故物质的气亦有其独特内涵。精神的气则侧重于道德实践领域,主要包括四端之气、七情之气、才力之气和刚柔之气。四端之气是指"仁、义、礼、智"的性善之端通过"气"表达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道德情感。七情之气是指在知得良知本体的前提下,"喜怒哀惧爱恶欲"作为性之情,是顺良知自然流露出的情绪和情欲。性、气二者的关系也因良知本体而不分彼此、即体即用。才力之气和刚柔之气则指个人因先天所赋气质清浊刚柔不一而导致的才力和性格的不同,然气质清浊与刚柔的不同并非人性善恶的原因,只是个人先天条件的不同。正如水与器,水不因盛放器具大小而改变性质,人性先天的至善也不因气质不同而变为恶。由此,王阳明认为先天的气都是至善或无善无恶的。人性恶的来源是后天的习气或私欲,亦称为客气。客气蒙蔽良知,使人性变恶,甚至导致"为子不能孝,为弟不能敬,为臣不能忠"等恶行。因此,去除客气(即变化气质)就尤为重要。去除客气的功夫论还涉及到王阳明思想早期的诚意和后期的致良知,以及儒家共有的立志功夫,因志是"气"之帅也,志之不立,"气"则愈易受习气影响而成为客气。王阳明的功夫论专注于从心上去求,如此才能切实做到保持良知本体的澄澈,从而达到纯乎天理而无一丝人欲之杂的圣人境界。圣人境界即"圣人气象",具体则为"大仁"、"大义"、"圣知"、"大勇"之气象。总之,王阳明思想以"良知说"为核心,其气论思想无论在本体论、人性论、功夫论、还是境界论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意义,同时"气"多元化的含义也起到丰富王阳明思想内涵的作用。因此,"气"在王阳明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出现的城镇留守儿童,需要强有力的制度建设来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从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完善留守儿童成长跟踪制、实行代理家长协管制、建立留守儿童定期活动制、构建留守儿童定期联系制度、建立关爱留守儿童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城市留守儿童;制度建设;儿童教育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家庭生活方式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
公众科学是指科研机构基于互联网和数字媒体跨越组织边界向社会开放,高效利用社会公众的智慧,完成科研创新活动的一种社会化协作模式,其范围涵盖生态、地理、天文、公众健康等领域。本论文从公众科学的核心概念出发,基于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对典型案例的重点分析,对公众科学这一公众参与创新的代表模式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了其整体活动机制。首先,通过阐述“公众科学”的含义并将之与“公众参与科研”、“科研众包”进行对比,
学位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幻想和追求,而“乌托邦”即是这种思想的代名词。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某种程度上宣告了过去所有“乌托邦”思
道德是人的道德,没有离开人的道德;人也不能离开道德,离开道德,人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个体背离社会道德规范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道德蜕化”现
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标准研究与技术创新组织。从其创立之初的技术引进,到重视检测工作和军事研究的快速发展,再到改革组织机构,重视基础研究,开展技术
当今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同经济发展一样迅猛,在新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何为生命科学与生命科学教育的的价值内涵,来引导人的全面发展,生命的思索,科学教育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