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思想中的经典巨著比比皆是,《弟子规》并不能算是儒家思想中的经典之作,但是自其在清朝康熙年间问世以来,就成为蒙童教育的最佳教材。因其内容中所蕴含的仁爱思想,尤其是孝、悌、爱众、亲仁的儒家思想符合中华文化思想的主流,其形式上三字一断,六字一句,句句押韵,朗朗上口,再加上其中不仅有德育理论作规范,还有具体行为作指导,操作性和实践性强,深得民众的喜爱,在今天依然是道德启蒙教育的热门读物。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互联网+”时代,网络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极大地促进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左右着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而《弟子规》中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人、学文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处事教育、博爱教育、治学精神无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弟子规》的产生、德育思想体系、当代价值、学习其德育思想的现实路径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并结合二十四孝中的一些经典人物和事例展开论述,提出应如何借鉴其精华的具体方法。本文首先从《弟子规》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出发,探讨《弟子规》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及其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并存的历史原因。其次,从德育思想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三个层面,探讨《弟子规》的德育思想体系,并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对《弟子规》的德育思想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再次,分析了《弟子规》的当代价值,《弟子规》虽然具有限制公民意识、阻碍创新精神等的历史局限性,但同时又对当今的德育教育具有许多积极的借鉴意义,能够补充当前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最后,结合《弟子规》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用中的缺位和存在的问题,从批判继承、突出启蒙、扩大范围三个方面提出了学习《弟子规》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