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噻吗洛尔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 8226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作用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在培养的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噻吗洛尔,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噻吗洛尔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抑制率并筛选研究浓度用于后续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噻吗洛尔诱导骨髓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同时利用qRT-PCR和蛋白印迹技术分别检测噻吗洛尔作用后RPMI 8226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Bax和Bcl-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TT显示,噻吗洛尔作用RPMI 8226细胞后,该细胞活力呈抑制效应,且在相同药物作用时间前提下,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r=0.548,P=0.019);同时,在相同药物浓度作用前提下,抑制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r=0.659,P=0.003);综上,噻吗洛尔对RPMI 8226细胞呈抑制作用,且抑制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噻吗洛尔作用RPMI 8226细胞72h后,2.5μmol/L、20μmol/L、50μmol/L噻吗洛尔作用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7±0.06)%、(10.56±0.65)%、(15.27±0.86)%,与对照组(3.93±0.25)%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细胞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浓度增加而升高,具有浓度依赖性(r=0.953,P=0.047)。qRT-PCR示,噻吗洛尔作用RPMI 8226细胞72h后能够显著上调Bax、caspase-3、caspase-9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Bcl-2的mRNA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噻吗洛尔作用于RPMI 8226细胞72h后,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噻吗洛尔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并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