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从上世纪在临床及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疗法治疗细菌感染以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为了适应环境逐渐对抗菌药物产生抵抗性。持留菌是一种对抗生素具有短暂耐受性并在慢性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表型变体。因此,确定持留菌形成的基础机制以及开发出新型的杀灭持留菌的策略对临床以及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当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被消耗殆尽时,因为代谢通量的下降会导致其进入休眠或生长缓慢状态,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上世纪在临床及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疗法治疗细菌感染以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为了适应环境逐渐对抗菌药物产生抵抗性。持留菌是一种对抗生素具有短暂耐受性并在慢性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表型变体。因此,确定持留菌形成的基础机制以及开发出新型的杀灭持留菌的策略对临床以及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当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被消耗殆尽时,因为代谢通量的下降会导致其进入休眠或生长缓慢状态,从而对抗生素更为耐受。本研究发现,通过营养转换或者饥饿诱导都可以诱导细菌形成持留菌,即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过延胡索酸或者无机盐溶液的培养诱导后会对抗生素高度耐受。进一步研究发现,低离子休克(例如,不存在离子)可以促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杀死营养转换或者饥饿诱导的大肠杆菌,方法是用含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纯水溶液重悬持留菌并孵育3分钟,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从机制上讲,低离子休克可显著地促进营养转移和饥饿诱导的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摄取,然而,这种增强作用可以通过添加电子传递链抑制剂(例如,Na N3)或解偶联剂(例如,CCCP)去除ATP和质子动力势来消除。基于此结果,表明这种增强作用依赖于细菌的呼吸作用。但是低离子休克并不能通过增强对氨基糖苷抗生素摄取的方式来杀灭营养转移和饥饿诱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似乎表明了低离子休克只针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另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低离子休克也可以促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根除水产病原菌(例如嗜水气单胞菌),并且这种增强作用也可以被CCCP或FCCP显著地抑制。同样,低离子休克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附着在斑马鱼体表伤口的嗜水气单胞菌从而降低其死亡率,这表明低离子休克可以高效快速地杀灭水产病原菌,并且由于与抗生素接触时间短,还能降低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低离子休克还可以促进庆大霉素快速杀灭附在导尿管上的呈生物膜状态的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延胡索酸在持留菌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低离子休克有助于氨基糖苷抗生素在短时间内杀灭多种持留菌,这也许能为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消灭持留菌开辟出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是糖尿病(diabetes mel itus,DM)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该疼痛症状可急性发作,6个月内缓解,但大多数会发展成慢性痛,持续数年,导致患者焦虑、沮丧、失眠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于DNP机制尚不清楚使其治疗成为临床一大难题。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是52个氨基酸的多肽,在神经系统中
核苷酸信号分子双(3’-5’)-环二聚鸟苷单磷酸(c-di-GMP)是细菌中广泛存在的第二信使。c-di-GMP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和过程的调控,包括生物膜中胞外多糖基质的生物合成、细菌活力、细胞周期进展和细菌毒性。作为第二信使,c-di-GMP需要与受体/效应器结合才能发挥其调节功能。因此,识别并检测直接结合c-di-GMP的效应蛋白对于进一步理解其调控的信号通路至关重要。近年来,在不同种类的细菌中
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Vascular 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V-PDT)是一种用于治疗血管性疾病的新型疗法。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是人体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发生畸形扩张而导致的良性病变,生理表现为异常红斑。目前,V-PDT已被成功地应用到PWS的治疗领域,然而由于V-PDT涉及光、光敏剂(Photosensitizer,PS)以及氧气等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典型的慢性肺部疾病,大多是由抽烟、疱疹病毒感染、空气污染等因素造成。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难以根治,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对预防及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人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人类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与肺表面活性蛋白SFTPB基因紧密相关。为探究S
cGAS-STING通路不仅能够介导免疫防御,抵抗多种外来病原体的感染,而且可以识别肿瘤来源的DNA,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但是,cGAS通路的异常激活也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对cGAS-STING通路进行调控有很高的疾病治疗价值。为了寻找合适的调控剂,我们试图从两种不同来源的化合物入手进行探索。一是化学合成的方法,通过合成肽核酸型的cGAMP类似物,建立筛选体系,进行生物活性检测,评估其作为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消除癌细胞,但会受到抑制性受体(Inhibitory receptor,IR)和配体的影响。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可以通过调节自身免疫反应的强度来维持免疫耐受,但是机体在受到肿瘤侵袭时,肿瘤细胞通过异常激活免疫检查点,抑制机体对肿瘤细胞免疫监视和清除,实现肿瘤细胞的增殖和逃逸。阻断免疫检查点的药物,可以
为揭示河口养虾塘沉积物总有机碳矿化速率和途径的时空变化差异,对福建省3个主要河口区的8个围垦养虾塘沉积物总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其3个主要矿化途径(硫酸盐还原、铁异化还原和甲烷产生)的速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养殖期池塘水的pH、DOC浓度高于非养殖期,而ORP、Cl–、NO3–浓度和盐度要低于非养殖期。养殖水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主要包括类蛋白质荧光组分及类腐殖质荧光组分,盐度与C
随着全球天然渔业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人类对渔产品的旺盛需求,沿海地区围塘水产养殖成为当前人们获取水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常会出现营养元素利用效率低下,养殖生物品质较差,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负荷增加等问题。对养殖塘养殖期生源要素碳(C)、氮(N)和磷(P)收支状况进行研究,可以明晰营养元素的来源及归宿,进而为提高养殖塘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制定养殖塘污染物削减方案,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
HSV-1(Herpes simple virus-1,HSV-1)病毒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能够通过受损的皮肤或粘膜感染宿主细胞并引起多种疾病。PRV(Pseudorabies virus,PRV)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疮疹病毒甲亚科,暂定水痘病毒属。HSV-1和PRV病毒均为双股DNA病毒,研究表明,HSV-1和PRV病毒侵入细胞会激活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最早发现于河鲀卵巢,后来在陆生、水生等多种无亲缘关系的动物及海洋和淡水环境的沉积物中都发现了TTX。福建河鲀养殖以本地特色物种双斑东方鲀(Takifugu bimaculatus)和菊黄东方鲀(T.flavidus)为主,但不同养殖区域养殖水质不同、饲喂形式多样,同时这两个种类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季节中TTX的分布规律不明,河鲀个体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