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研发投入(简称R&D投入)作为一项重要的投资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自从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造性破坏”理论后,西方学术界涌现出大量的有关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文献。目前,我国已把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意义重大。通过整理分析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我们发现涉及研发投入通过何种途径影响企业绩效的文献较少。大量研发投入研究的文献多数是探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直接关系,常将研发投入与固定资产投资两种投资方式分开研究,忽略了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内在联系,我们将三者联系起来,分析企业采取的投资策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本文在对企业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及企业绩效等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沿着“研发投入-行为-经济后果”这一研究范式,对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梳理与分析,根据温忠麟(2002)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提出了三个假设。并以2009-2013年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电子行业、机器设备及仪器行业、医药生物行业及信息技术行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统计、多元线性回归及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对企业研发投入通过固定资产投资作用于企业绩效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整体上明显提高,但是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只有少数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很大,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⑵当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当期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当期研发投入已经起到了提升当期企业绩效的作用;研发投入存在滞后效应,即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起到了改善后两期企业绩效的作用。⑶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正相关,企业研发投入能够促进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⑷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效果只有一部分是通过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传导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只是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是连接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纽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