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快速混合新方法及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对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特性及其在细胞中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蛋白质和DNA折叠动力学。而大多生化反应速度很快,其动力学研究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尺度内触发反应。现已有多种快速微混合器见诸报道,逶迤型快速微混合器混合效率尤为突出。但针对此类具有重要意义的微混合器,尚未有人对其混合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更未提出一个统一的设计标准。本研究提出了一套快速混合器的设计准则,设计并优化了一种Z型被动式微混合器,以实现微秒级快速混合,可运用于蛋白质折叠等反应动力学研究。该准则包括两部分,一是转角发生频率f=C/Δt,即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的转角数,C是微通道的转角个数,Δt是流体经过转角的时间;二是转角角度。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伴随着转角发生频率和转角角度的增加,混合效果逐渐增强,混合时间逐渐减小。根据该准则优化后的Z型快速混合器实现完全混合仅需14μs。同时,本文使用该Z型微秒级混合器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和钴离子(Co2+)催化的两个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体系中:快速混合比缓慢混合最大光强大45倍,快速混合时化学发光光强在检测窗口内有明显衰减,检测限为5×10-9M,线性工作范围是4个数量级。在钴离子催化体系中:快速混合比缓慢混合最大光强大45倍,检测限5×10-9M,线性工作范围4个数量级,但化学发光光强在检测窗口内无明显衰减。本文为化学发光免疫反应动力学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折叠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于微流控快速混合的新平台。
其他文献
读书会作为现代阅读的重要形式,为打造书香社会、倡导全民阅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读书会与之结合程度越来越高。新媒体碎片化传播,阅读呈现网络社群化,加之“知识付费观念”不断受到民众的认同,商业力量敏锐地感知到受众的群体性知识匮乏和读书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成功介入读书会的塑形与诠释,将读书会的文化内核与商业性知识服务结合,通过移动端APP对读书会进行呈现,成为读书会发展的新形态。本
目的探讨手指细小金属异物取出术的方法和要点。方法对115例(130指)长度在6mm以下的金属异物行取出术。结果125指细小金属异物顺利取出,5指小于2mm的针尖金属异物在骨内较深且接
为了能够简单精确地标定出Bragg光栅应变测试系统的应变拉伸系数,通过分析测试系统的解调原理,提出了运用陶瓷制动器的逆压电效应标定该系统的方法。对系统的8路应变测试通道
[目 的]旨在了解不同程度及不同侧别的颈内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以期对临床工作中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时机提供参考意见。[方 法]连续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