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是高等教育入学率大大提升,而应试竞争却愈演愈烈。根本的原因在于以重点学校为代表的精英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好中学---好大学---好前途的既定路径成为孩子们的惟一选择。精英社会支配下的教育成了金字塔式的“精英教育”,这是应试教育生存的土壤,是统一高考无法在短时间内取消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讨论高中语文教师困境突围无法回避的语境。在统一高考制度无法取消的前提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实际上只在理论上影响了普通高中的语文教育,真实的高中语文课堂(非示范课、赛课等公开课)依然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淖。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期盼和指责大多都集中在基层教育者身上,认为语文教师在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桎梏中,又有谁能无视自身的职业评价和学校的声誉而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呢?在高考和课改的双重压力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职业困境在所难免。本文旨在反思高中语文教师在高考和课改双重压力下职业困境的成因,并对脱困进行粗浅的探究和构想。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联系当前的实际教学状况,阐述研究高中语文教师的职业困境的必要性,并介绍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师职业困境问题研究的概况。第一部分:略述高中语文教师的职业困境广泛存在的现象。一方面,高考和课改的双重压力导致高中语文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认知陷入迷惘;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及学校、家长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又存在双重标准,使得高中语文教师在来自社会的批判与来自学校、家长、学生的监督之间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第二部分:探究当前高中语文教师职业困境的内在成因。主要从高考导引的语文教育与新课标提倡的语文教育在教育价值观、教学目标、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异几个方面来剖析。第三部分:构建理想状态的高中生语文素养测评方案。依据新课标对“语文素养概念”的界定,借鉴民国时期语文考试的传统方式和国外母语能力考查的模式来对高中生语文素养测评进行初步构想。结语部分:阐述本文的写作契机,展望高考模式改革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