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样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复习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单纯依赖影像学设备鉴别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良恶性十分困难。因此,我们借鉴前人研究的经验,将良性和恶性息肉的临床、病理学和影像学特征相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此来确定胆囊息肉样病变恶性变的危险因素。临床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201例被确诊为胆囊息肉样病变而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分别将他们的性别、年龄、症状、是否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形态学(有蒂或无蒂)、大小、数目(单发或多发)和术前肿瘤标志物(CEA、CA199)作为研究的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SAS9.1.3和SPSS16.0统计软件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其中181例病人是良性(90.0%),20例病人是恶性(10.0%)。比较良恶性两组病例,恶性组病人年纪较大(61.6 vs 46.2,p<0.0001),恶性息肉样病变形态学一般为无蒂(65.0% vs 11.05%,p<0.001),恶性息肉大小较良性的更大(29.5mm vs 8.5mm,p<0.0001),恶性息肉一般多为单个病变(80.0% vs 49.7%,p=0.01)。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将年龄超过60岁(P<0.001,odds ratio[OR]让步比,8.318),形态学表现无蒂(P<0.0001,odds ratio[OR]让步比,41.531),单个病变(P=0.0157,odds ratio[OR]让步比,1.296),大小超过10mm(P<0.001,odds ratio[OR]让步比,3.210),这四个特征定义为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病人年龄大于60岁、病变形态学为无蒂,单发病变,大小超过10mm是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危险因素。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时,临床医生应该认真评估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人的良、恶性特征。外科干预应该被用于那些有反复症状的和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而对于那些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可暂不手术,但应定期作B超随访观察。
其他文献
热力管道直埋技术是暖通工程最常见的施工方法,直埋技术较其他施工技术而言,适用范围更广,施工复杂度降低。但施工过程中,依然需要注意外界环境、施工技术及施工材料选择等因
本文着重讨论了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下列几个问题:1.考虑到上下视差的观测权,推导了相对定向元素的新公式。试验证明,有效地提高了构网精度。2.利用模型象片对常见的多项式和正形变换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现状,发现护理中的薄弱环节,为有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针对临床开展术前访视现状及其可能遇到的情况自制问卷,并对我院26名手术室护
<正>"击鼓骂曹"是著名的《三国》剧中的折子戏,主人公是史称刚愎自用、恃才傲物的祢衡。祢衡字正平,东汉末年人,绝顶聪明又极其自大。建安初年,他怀揣一纸求见的名片来到当时
期刊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对患儿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腹股沟斜疝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
"非遗"的提出和人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学先有殖民色彩,后有学科反思,开始突出本土人的主体性,强调对本土文化的浓描,当下又提出担当人类学的口号。"非遗"项目继承了人类
论文从笔者近几年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出发,首先通过绪论部分对CBD的国内外历史发展情况以及我国CBD公共空间现状进行了认知上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在CBD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上存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热门课题,多数本科院校仍在探索如何向应用型转型。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出发,以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课程为例,通过剖析该课程教学现状及困境,
本文研究和设计了一套基于二维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的立体视觉系统,本系统可分为图像处理、摄象机标定、立体匹配、三维点重建及模型重建等5个大部分。图像处理部分研究了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