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经济建设越来越发达,各种各样的建筑层出不穷,且大部分建筑物位于滨海相或湖泊相分布较广的软土地区,由软土带来的地质灾害等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软土具有微观结构性,所以使用目前已经发展成熟的模型来估算软土的变形量时,那些模型得出的估算结果与实测数值相比并不一致,因此在针对软土特性的分析中,考虑微观特征的软土本构模型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中依托邢衡高速软土,对软土的微结构本构模型进行了分析。本文展开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和结论:1、通过对邢衡高速路基软土原状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得出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和SEM图像。进而得出邢衡高速路基软土原状土的孔隙孔径分布、孔隙微结构定量参数、颗粒微结构定量参数,并且针对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试样垂直面和水平面的SEM图片即微观电镜扫描照片作出了定量分析及比对,揭示了土体变形过程中土体颗粒和孔隙的变化规律,从而在微观上阐述土体发生宏观变形的规律。2、运用颗粒流程序PFC对标准固结试验和常规三轴试验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出了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试验结果对比发现PFC内置接触本构模型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实际土样的本构关系。3、基于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本构模型建立了软土的微结构本构模型。假设软土颗粒接触面上的屈服准则服从以摩尔库伦准则为基础的弹塑性准则。弹性部分通过赫兹麦德林准则求出,塑性部分通过引入一个锥状屈服面反映其特性。通过“优化假设方法”实现微观颗粒接触面上的位移到宏观应变的转化,然后通过能量守恒的方法实现微观接触面上的力到宏观应力的转化。然后运用标准固结试验和常规三轴试验数据对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所得的模型可以在微观层面描述出土体的宏观的本构关系,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相比对表明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