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n-BuLi为引发剂、1,1-二苯基乙烯(DPE)为戴帽剂、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锂(LiOEEM)为添加剂,对玻璃聚合瓶中非极性-极性三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S-B-MMA)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GPC、IR、~1H-NMR、DSC、TEM等结构和性质的表征以及力学性能测试。此外,我们还进行了S-B-MMA与PVC/SBS的共混实验。 在甲苯/THF=9/1(体积比)混合溶剂中的聚合结果表明:由于聚丁二烯段活性中心易向甲苯发生链转移和终止反应,因此,以甲苯/THF=9/1(体积比)为溶剂实现S-B-MMA的阴离子聚合比较困难。 本文以1,1-二苯基己基锂(DPHL)为引发剂,LiOEEM为添加剂,在环己烷/THF=1/1(体积比)混合溶剂中,对MMA在不同温度下的均聚进行了实验,并对均聚物进行了GPC、~1H-NMR测试。结果表明,本实验体系中,在较低温度下(-70℃以下)才能有效地避免聚合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实现MMA的活性阴离子聚合。 在此基础上,我们以n-BuLi引发,首先在添加少量THF的环己烷溶液中于50℃合成SB~-Li~+,然后用DPE戴帽,同时加入配体LiOEEM和与环己烷等量的THF,最后降至反应所需的低温,缓慢滴入单体MMA,合成了三嵌段共聚物S-B-MMA。GPC、~1H-NMR、IR、TEM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为嵌段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聚合物晾膜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拉伸强度最高达7.58MPa。 S-B-MMA与PVC/SBS共混物样条的冲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VC/S-B-MMA—SBS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较PVC/SB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提高5~8倍;共混物的TEM照片及冲击断面的SEM照片显示,S-B-MMA对PVC/SBS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增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