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化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反应过程中避免副产物的产生,为此探索将以有机溶剂作溶媒的反应产率提高至定量、无需纯化和不产生副产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水相中定量合成酯类化合物新方法的研究。在合成糖酯的反应中本文通过优化水的用量、碱、相转移催化剂和温度,最终确定了以α-氯代糖和羧酸为原料在水,四丁基溴化铵(TBAB),碳酸铯,聚四氟乙烯颗粒存在下定量或近乎定量的合成单一构型的β-糖酯的新方法,最终合成了28个单一构型的β-糖酯,其中20个β-糖酯收率大于95%,8个β-糖酯收率定量。而在已有报道中,产物产率偏低(12-95%),构型不单一(α:β=1:0.24-4.5),后处理需要柱层析分离提纯。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反应范围拓展到非糖类酯的合成,尝试了以α-卤代羰基化合物、烯丙基溴、苄基氯、碘化物和甲磺酸酯作为烃基供体,与羧酸反应制备酯类化合物,通过对反应温度、相转移催化剂进行筛选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并制备了50个产物,收率均大于90%,其中46个产物收率定量,30个产物后处理仅需过滤即可得纯品,16个产物仅需萃取即可得到,无需进一步纯化,最大化地降低了有机试剂的使用。用这一新合成方法,本文实现了α-羰基仲酯的定量合成并制备了10个产物,而相应的反应在有机溶剂中收率都偏低(65-83%);在碘化物酯化反应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水相中羧基可以选择性的与伯碘化物进行反应而不与仲碘化物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碘化物选择性的酯化反应研究;本文还进行了酮酯应用研究,以生成的酮酯合成了咪唑和噁唑类化合物。在上述几类酯的合成中,聚四氟乙烯颗粒是首次应用。通过对照实验,本文确定了聚四氟乙烯颗粒和水在该方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与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对比,发现这一水相合成的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反应时间短,绝大部分产物收率定量且立体构型专一,官能团包容性好,后处理操作简单,易于放大(当将反应放大到5-12 g级别时,反应结束后糖酯产物也以固体形式析出,通过简单过滤即可定量得到目标产物,无需进一步纯化,全程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