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引发股东与管理层利益的不一致,由此导致的代理问题我们称之为第一类代理问题。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代理问题,学者们发现,在大多数国家,公司的股权都被某一个或某几个股东拥有,此时控股股东可能会凭借自身权利无偿占用公司资源,试图掏空其他股东,由此引发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也存在被某一个或某几个股东拥有的现象,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两类代理问题。因此,以代理成本为切入点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治理机制(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以降低代理成本。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如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管理层激励等,而现在的研究同样也发现外部治理机制,包括分析师、媒体等能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国内外有不少研究从某些角度证明了分析师能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但鲜少有学者将分析师与代理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基于以上方面的考虑,本文重点研究分析师能否凭借其专业优势有效缓解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且由于分析师的客观性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威胁,所以本文引入机构投资者持股,研究其对分析师关注与两类代理成本关系的调节作用。在进一步研究中,文章还分析了分析师关注降低两类代理成本的作用机制,即分析师关注是如何通过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这一路径来影响企业的两类代理成本,并从影响公司治理的角度以产权性质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了在不同的子样本中分析师关注和代理成本的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首先阐述了研究主题当前的背景状况以及该主题研究能带来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以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详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贡献。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分析师关注的监督治理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其次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接着对代理问题的起源及缓解代理成本的内外部机制进行了梳理。最后针对上述文献进行了总结评述。第三章为理论概述。首先对分析师关注、机构投资者以及代理成本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通过声誉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代理理论对分析师关注与两类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第四章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通过推导演绎,本文提出了分析师关注与两类代理成本关系的假设一,并引入机构投资者持股为调节变量,提出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介入下分析师关注与两类代理成本关系的假设二。第五章为实证分析,选取了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了相关模型。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多元回归等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且为了使实证结果更加稳健,本文采用了变量替换、自变量滞后一期,两阶段回归等方法进行检验。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与建议。根据相关变量的回归结果做出概括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本文以声誉理论、信号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了分析师关注能否有效缓解代理冲突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这一变量的调节作用。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还考察了分析师关注降低两类代理成本的作用路径,以及产权性质对分析师关注和两类代理成本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分析师关注显著降低了两类代理成本。(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机构投资者持股抑制了分析师关注降低公司两类代理成本的作用。(3)内部控制质量是分析师关注与第一类代理成本的完全中介变量,是分析师关注与第二类代理成本的部分中介变量。(4)在非国有企业中,分析师凭借其自身专业优势能有效缓解管理层和股东以及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而在国有企业中,分析师只能有效缓解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四条建议。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效缓解代理冲突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