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病毒载体高效介导报告基因活体监测胰岛移植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7844412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杆状病毒载体介导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进行胰岛移植活体监测的可行性。  方法:  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来制备重组绿色荧光蛋白(GFP)及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杆状病毒(Bac-GFP及Bac-NIS)。体外研究,通过Bac-GFP感染大鼠的胰岛细胞,荧光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在不同感染复数(MOI)下胰岛细胞的感染百分比、荧光表达强度、荧光表达时间以及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Bac-NIS感染胰岛细胞,动态观察胰岛细胞摄碘变化以及高氯酸钠(NaClO4)抑制摄碘情况。制作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胰岛移植模型鼠,体内研究,将Bac-GFP感染的胰岛移植入NOD-SCID鼠左侧腋下,通过小动物光学成像仪对模型鼠移植部位进行荧光成像;以及将Bac-NIS感染的胰岛细胞植入NOD-SCID鼠腋下,进行小动物125-I NanoSPECT/CT显像。  结果:  Bac-GFP可高效感染SD大鼠的胰岛细胞,且无细胞毒性作用,胰岛细胞的感染百分比高达95%以上(MOI=40),荧光表达时间可持续2周左右。通过Bac-NIS感染的胰岛细胞表现出了摄碘功能及NaC1O4抑制摄碘的特性。小动物光学成像可见,实验组移植部位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25-I NanoSPECT/CT显像示,实验组移植物在长达8小时的时间内均可清晰显影,同时可见肝脏和肌肉组织内放射性分布较低。  结论:  利用重组杆状病毒载体介导NIS报告基因监测移植的胰岛细胞具有可行性,为活体条件下无创性地进行胰岛移植的监测探索了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超声对女性乳腺进行分型,探讨女性乳腺的超声分型与年龄及病灶良恶性的相关性;利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定每个病灶的参数,探讨各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不同乳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