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特·肖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作家。她的代表作《觉醒》使她备受奚落却又使她名声大噪。小说对女主角艾德娜追求独立自主的形象刻画走在当时的时代前沿,因而在发表之初饱受争议,直到美国女权运动兴起,才得以平反昭雪。时间和空间同为叙事存在的基本维度,但传统的文学研究习惯性地重视时间轻视空间。20世纪末以来,随着空间转向的热潮,空间问题引起了叙事学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空间为切入点,借助空间叙事理论的研究方法,探讨小说《觉醒》中的空间元素,对小说中运用到的空间形式及空间对小说叙事进程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拓展小说的研究视角。本论文共六章。第一章引言部分是对凯特·肖邦及其《觉醒》的相关介绍;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包括对文本《觉醒》的综述和对空间叙事理论的综述两部分,首先概述了小说《觉醒》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再次简述了空间叙事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尤其着重介绍了约瑟夫·弗兰克的开拓性贡献和法国思想大师亨利·列斐伏尔在其著作《空间的生产》中的空间理论。第三章从物理空间视角分析了地域空间和居住空间对主人公艾德娜的觉醒意识的潜在影响;第四章从社会空间角度探析了艾德娜与众不同的宗教观和艺术观对其觉醒意识的启示;第五章从心理空间层面研究了男性心理空间和女性心理空间分别对艾德娜的觉醒意识的激发作用。最后一章是对《觉醒》中空间叙事的总结。本论文在归纳和总结前人对空间叙事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小说《觉醒》的空间叙事特征,分别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等几个层面逐一分析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着力从空间角度阐释小说的主题及价值,尤其是空间对小说主人公艾德娜的觉醒历程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