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星(starfish)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星纲(Asteroidea)。海星种类众多,有5个目2000多种,分布于世界各个海洋中,其中以北太平洋种类最多,海星垂直分布于潮间带至水深6000m处。在我国海星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种类达100余种。海星是传统的民间中药材,其味咸,性平,具有厚肠止泻、镇惊安神、和胃止痛等作用。海星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瘰疬、胃痛泛酸、腹泻、中耳炎、阳痿、劳伤疼痛、风湿腰腿疼、癫痫等疾病。海星作为传统的民间中药,始载于《本草纲目》。“出东海,大一寸,状扁而圆,背上青黑,腹下白脆,似海螵蛸,有文如蕈菌。口在腹下,食细沙,口旁有五路正勾,即其足也”。目前,可入药的海星大致三种:海星,即镶边海星(Craspidaster hesperus);海燕,即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海盘车,罗氏海盘车(Asterias rollestoni Bell)和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由于海星种类众多,可达2000多种,关于海星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报道也比较少,关于海星的质量标准的研究也仅限于性状鉴别,未见关于海星薄层鉴别、通识项检查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为了摸索关于海星质量标准的有效方法,本课题收集多种海星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简单的物质基础研究,分离得到了一种甾体硫酸盐。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海星薄层鉴别的研究,并建立了快捷、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的薄层鉴别方法,并对25批不同来源的海星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将作为传统中药海星质量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采用85%的乙醇进行超声提取,借助硅胶、薄层、凝胶、高校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最终得到甾体硫酸盐对照品。同时运用,光谱和波普等分析手段,最终确定该化合物的结构。实验对供试品提取工艺、不同的展开体系、检视条件、展距、点样量、预饱和时间、薄层板等因素进行了考察。以25批海星为样本,建立了海星的专属薄层鉴别方法,并以制备的甾体硫酸盐作为对照品,指认薄层色谱中海星的共同含的有成分。该方法操作快捷、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基本能够区分不同种属的海星。同时,我们按照《药典》要求,对海星的通识项(水分、灰分、浸出物、重金属)进行了逐一检查。为海星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海星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海星的质量标准的研究为海洋中药的遴选提供可靠的数据,为将海星纳入中药资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