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马尾松、柏木林木生长及健康经营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blue1234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三峡库区因地形复杂,物种丰富、群落多样,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研究关注的热点地区,因此三峡库区主要树种的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森林健康问题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树木年轮气候学是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以树木年轮生长特性为依据,研究气候对树木生长影响的程度。本研究试图通过树木年轮学的方法,解释三峡库区主要树种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从森林经营的角度通过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环境因子,试图改善森林健康状况,提高森林结构多样性,增强森林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实现三峡库区森林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本研究利用库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和国家气象局气象网站多年历史数据,调查库区主要县市的森林虫害发生历史记录,对其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类,对虫害发生和危害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样地调查和树木年轮资料的获取,分析主要树种生长趋势,建立主要树种不同地域、不同海拔高度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一定的经营措施,试图通过改变林分微环境控制和改善叶蜂危害状况。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生长不同海拔对气候的响应不同,海拔600m时,马尾松生长主要受5,6月份的降雨和5,6月份的湿度指数影响,而海拔900m时受5,6月份温度和上年11月份降雨和湿度指数影响。2.库区中游云阳县分布上限的马尾松树轮宽度指数变化幅度大于下限,且上限树轮样本的信噪比、样本总体代表性要高于下限的。总体来讲,上限树木的生长对环境的敏感性高于下限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上限马尾松生长受前一年温度和降水的影响,而分布在生长下限的马尾松生长只与当年降水有关,这表明云阳分布在上限的马尾松和分布在下限的马尾松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同;气候因子对分布在上限的马尾松生长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3.运用相关函数及单年分析等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三峡库区上游马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的生长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不同海拔马尾松对降雨量和气温的响应不同,海拔600 m处马尾松生长与5,6月份的降雨和湿润指数显著相关,而海拔900 m处马尾松与环境的关系相对复杂,除受当年5,6月份温度影响外,还受上年11月份湿润指数的影响,说明同一地区不同海拔梯度的马尾松对气候的响应具有不同特征。最后用多元回归模型回归了马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4.利用虫害发生的历史记录,按照单位时间内虫害发生的频率划分为频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秭归为湖北库区病虫害发生频率最严重的县,频发区为茅坪镇;偶发区为郭家坝镇和归州镇;除此外基本属于安全区域。而夷陵县马尾松毛虫则在太平溪镇、乐天溪镇和小溪塔镇为频发区;三斗坪镇和雅雀岭镇为偶发区;其他地区均为安全区。5.各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于马尾松毛虫的发生,秭归县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主要受受温度和日照的影响比较显著,其次为风速,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主要与当年4月份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日照时数相关。6.通过主成分分析,影响夷陵地区马尾松毛虫发生的主要是降雨、日照和温度,通过月份气象因子的分析,4月份的平均温度、4月份日照时数和5月份总降雨量与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7.不同带宽改造后对林分径级组成的影响主要在小径级林木,即改造后无论哪种带宽,都表现出低径级林木株数增多的现象,而对高径级则影响不大。不同树种改造带柏木更新幼苗数量都比未改带有明显的增加,而不同树种在改造带内所产生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导致柏木幼苗数量的差异。8.带状改造后对Simpson指数的影响不同,20m带宽改造对于灌木层来讲,Simpson指数改造带平均0.4813,未改带为0.6078,未改带高出改造带20.8%,而草本却恰恰相反,改造带0.6478,未改造0.4393,改造带高出未改带32.2%。6m改造后灌木层生物多样性指数D,H与20m结果一致,S则是改造带小于柏木带,与20m处理的结果相反。20m带宽改造后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的结果相似,改造带灌木:0.985,未改带灌木1.2609,未改带比改造带高21.8%,改造带草本1.3403,未改带0.8767,改造带比未改带高出34.6%。9. 6m带宽改造后9,10月份平均温度分别比20m带宽高0.85℃,0.62℃,最高温度之间分别相差0.39℃和0.77℃,6m带宽的较差要比20m的低,说明改造带窄,整个林分的郁闭度比20m的高,土壤温度由于太阳辐射影响而产生的温度差异要小。10.带状改造后改造带内部与边缘叶蜂幼虫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带宽之间没有产生显著差异,带宽改造带内叶蜂入土的数量显著高于林分边缘,而不同带宽之间没有显著差别。叶蜂入土主要集中在5月9-18日的10天之间。6m带宽、20m带宽及20m改造林缘在这10天内截获的幼虫数量分别占截获幼虫总数量的85%,88%和79%。即平均84%的叶蜂幼虫是在5月9-18日之间入土。11.不同带宽改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土层深度20~40cm的土壤容重降低的幅度20m带宽要高于6m带宽改造,而土层0~20cm土壤容重降低的幅度6m带宽要高于20m带宽改造;6m改造带土层0~20cm和20~40cm土壤总孔隙度分别提高4.7%、1.6%,而20m改造带土层0~20cm土壤总孔隙度提高23.4%,土层20~40cm土壤总孔隙度比对照则降低了29.4%。土壤有机质由于改造后林分环境条件的不同,使有机质积累和分解的速度不同,导致20m带宽改造后土层0~20cm和20~40cm有机质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5.0%、28.4%。6m带宽改造土层20~40cm有效N含量增加32.779mg·kg-1,20m带宽改造后速效N、速效K、全P、全K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带宽改造对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理化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通过对三峡库区主要树种林木生长与气候因子关系分析以及森林健康经营研究,可以为三峡库区生态建设规划布局、工程模式选择等提高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现代分子标记技术(RAPD),并结合常规育种方法,以麻竹自然分布区5省11县(市)选取的有代表性的11个麻竹群体为材料,研究了麻竹不同地理群体表型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
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近年的发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该病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5-39岁和60-64岁,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因素。Ⅰ-ⅡA期宫颈癌
通过3组横截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圆形、方形和T形截面抗滑桩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T形截面桩的桩顶位移最小
目的探讨奥曲肽针、奥美拉唑针联合中药方剂八珍汤加减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奥曲肽针
目的研究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评估护理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16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依照其入院时间,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实现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摆在我国社会发展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国内外
目的对增强扫描CT技术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骨巨细胞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采用常规X线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