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凸出,房地产业随之高速发展并日益壮大,土地及其房产价值节节攀升,这就引发了此起彼伏的“圈地运动”,大量农业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流转。作为新增城市土地原所有者的失地农民并没有因为城市土地增值而获得适当的补偿,甚至成为快速城市化和土地增值过程中被剥削的对象,而国家和土地投资者获得了大部分的土地增值。如何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在各利益主体间的合理分配,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经济的稳定增长,已成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在对我国地方治理,土地租、税、费,土地产权,土地增值收益等文献进行研究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财政分权理论,试图从财政视角解释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如何引发日益严重的土地问题;基于地方治理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地租理论和地税理论,重点探讨我国地方治理背景下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模式,结合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与个案分析,研究我国现行土地租税(费)体系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问题根源,从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租税(费)体系两方面提出具体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方案,并对新分配模式下的土地增值收益进行理论分配测算。全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并对相关的文献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第二、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本论部分。第二章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进行理论研究。第三章对我国地方治理背景下的土地产权制度及土地租税(费)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我国现行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第四章对土地增值收益在各利益主体间分配进行实证分析,并归纳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原因。第五章从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租税(费)体系两方面提出具体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方案,并对新分配模式下的土地增值收益进行理论分配测算。最后是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包括基本结论、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