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和右美托咪定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比较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和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arthroplasty TKA)的术后镇痛作用,为临床选择镇痛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拟行择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三组:帕瑞昔布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0.5mg·kg-1、右美托咪定1μg·kg-1和生理盐水10ml,三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全麻诱导、维持程序,术毕连接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在麻醉前30min、术后2h、4h、8h、12h、24h、48h、72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F)、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评估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和舒适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记录术后24h内按压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总次数、有效次数和二者比值(demand/delivery D/D)及镇痛泵的用药量;观察术后72h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调查患者对于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结果:1.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HR、MAP、RF、SpO2与麻醉前30min比较显示:在术后8h,N组的HR和MAP高于麻醉前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三组患者的HR、MAP、RF、SpO2与麻醉前30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术后各时间点,P组的VAS评分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h、4h、8h、12h,D组的VAS评分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8h、12h、24h、48h,P组的VAS评分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术后各时间点,三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术后各时间点,P组的BCS评分均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术后2h、4h、8h、12h的BCS评分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P组的BCS评分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P组与D组在术后24h内的PCIA总按压次数、有效次数、D/D比值和镇痛泵用药量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D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7.术后72h内P组和D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发生率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组和D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均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D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瑞昔布或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均能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疼痛程度,以帕瑞昔布效果更佳。两种药物均能降低术后72 h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发生率且提高了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心力衰竭(HF)的诊断需要早期与及时。然而,在众多临床症状表现之前诊断HF在临床上是有挑战性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红外热成像仪(IRTI)观察到HF患者面部的特异性温度分
研究背景药物基因组学(pharmaeogenomies)又称基因组药物学或基因组药理学,是研究基因组或基因变异对药物在人体内吸收代谢、疗效及不良反应产生影响的现象及机制,从而指导新药开发和合理用药的一门新学科。药物遗传多态性是药物基因组学的基础,主要表现为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受体和药物靶点的多态性。这些多态性的存在可导致某些药物在机体内药效和毒副作用的个体差异。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toch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透对尿毒症患者左室局部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30例,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治疗6个月,分别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集尿毒症组患
背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心力衰竭合并窦性心律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具有CRT植入其他适应症但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欠佳。对永久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室率控制不
目的: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机械痛敏变化,探讨NLRP3炎症小体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骨保护素(OPG)、血浆N末端前钠尿肽(NT-ProBNP)水平,研究血浆OPG、NT-ProBNP的变化与斑块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程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的对CIN3诊断的应用价值,探讨CIN3的最佳治疗方式,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治。   方法:回顾性
第一部分食物与食欲相关fMRI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确认大脑功能区对食物刺激反应的一致性,借以探讨中枢对饥饿状态及含不同热量食物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SDM体素Met
目的:研究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URSA患者再次妊娠时T细胞亚群、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与不同妊娠结局的关
目的:通过使用更加客观的指标,探讨凝胶减压垫在预防困于轮椅的老年人坐骨结节压疮中的作用及这一人群更换体位的较好时间。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以32名需要使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