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与内向型汉语词典配例对比研究——以《现汉》(第6版)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的心理动词为例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向型汉语词典是用于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学习和教学的词典。配例在学习词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了语义、语法等多方面的信息,但前人大都将研究重点放在配例的作用和原则上,对配例其他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词典配例的三大原则:简明性、典型性和区别性。遵照三大原则,本文选取心理动词作为研究对象,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加以对比,重点探究《商务馆学汉语词典》配例设置是否合理。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为配例的简明性。对两本词典的用词和内容进行了考查。用词方面,本文主要参照《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两本词典配例用词进行考察。内容方面,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一是配例内容是否贴近读者生活,二是配例是否符合母语者的语言习惯。第二章为配例的典型性。根据这一原则,考察两本词典的语义和语法信息。语义方面,考察配例是否提供了最基本的语义信息:一方面配例是否做到与释义配合,另一方面提供的语义搭配是否常用;语法方面,一是考察词例、短语例、句例提供的不同语法信息,二是考察两本词典中的语法搭配信息是否常用。其中,语义搭配和语法搭配常用性是通过大量语料进行考察的。第三章为配例的区别性。以心理动词为例,研究HSK作文语料库中出现的大量词语混用现象。对易混词在两本词典中的配例进行研究,考察两本词典是否将这些词语的差别解释清楚。
其他文献
摘要: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它的产生和使用对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不断发展并保持活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关于汉语外来词的研究不断深入,从认知构式观入手,能够对现代汉语英源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N1+N2”格式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句法、语篇等多角度思考,用配价理论、认知理论和语体理论等观点,结合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在封闭性语料库中探讨“N1+N2”格
本项科研中的研究对象是德莱塞创作的《嘉莉妹妹》中的主人公嘉莉和林语堂创作的《京华烟云》中的主人公姚木兰。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历史上,女性都是弱势群体。长期屈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