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铜矿主要类型与勘查前景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铜矿资源丰富,成矿类型发育齐全。但是,已探明储量与铜矿化强度极不相称;重要铜矿生产基地的资源保障形势严峻。深化区域成矿规律认识与拓宽勘查研究思路尤为重要。 本论文在总结、分析前人成果资料基础上,以区域成矿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地质学、矿床学及相关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综合多种成矿信息,对甘肃省铜矿主要成矿类型及其成矿地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特征与主要控(成)矿条件进行了研究;从矿产勘查的角度,初步总结了甘肃铜、金及多金属矿产的发育、富集与区域成矿规律;探讨了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与大型-超大型铜矿床的形成关系;研究分析了甘肃铜矿资源的勘查前景与找矿方向,提出了该区矿产勘查研究新思路。 通过研究认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及斑岩型三种铜矿类型,是甘肃的主要铜成矿类型,其主成矿阶段为中元古代、古生代以及中生代;特定大地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含矿建造、区域性深大断裂以及后期斜向构造-岩浆活动带,是该区铜、金及多金属成矿的主要控矿因素,三者在空间上的复合是矿床体形成的有利部位。甘肃境内由西向东增强的北东向构造带,是我国东部滨西太平洋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带向大陆西部的延伸表现;伴随该期构造-岩浆活动,区内发生了重要的区域性成矿作用,并使处于该期构造活动带的先期金属矿产遭受了较强的叠加与再生改造。甘肃西秦岭、祁连、龙首山等成矿带的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是在地质构造发展演化过程中“生长”而成的;研究分析其“生”成背景与后期成“长”的条件,有利于客观认识成矿与富集规律、合理确定研究思路与勘查方案等。提出了进一步找矿工作部署与矿产勘查研究的新思路;指出了主要铜成矿类型的成矿有利区带,划分了成矿远景区;从资源勘查开发角度,探讨了铜矿生产基地后续资源保障与老矿山解困的主要途径。
其他文献
<正>肝肾间隙所在的位置是右肾、右肾上腺、肝脏和下腔静脉间,可突向此间隙的占位性病变有肝脏右后叶、后腹膜和右肾上极、右肾上腺,巨大的肿瘤可占据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肝肾隐
目的:以基准物非那西汀为内标,建立布洛芬缓释片和布洛芬乳膏中布洛芬含量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定方法。方法:选定1H-NMR的脉冲程序zg 30,氢谱宽度6.009 k Hz,脉冲宽度11
餐饮空间作为重要的社交场所,不仅要满足最基本的用餐需求,还应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民族饮食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凝结着数千年中
无论传统手工皮鞋制作,还是现代机器皮鞋制作,整型工艺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制鞋工艺机械化程度的日渐提高,整型设备随着皮鞋装配生产流水线的引进而开始得到应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谷德振教授提出的岩体结构理论是中国工程地质的重要理论,是岩体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它已被广泛地采用并成功地解决了我国众多特大型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众多学者在继承和发扬
通过生产实践,分析了尼龙包覆钢丝综的制造工艺,提出了合丝与成型的技术关键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