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国内农业设施栽培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农业设施栽培的优点和不足,分析了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在设施栽培中的优越性。该技术在多种植物扦插繁殖上获得成功,并在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上取得不少成果,已成为人工智能在实际运用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的系统原理及设计实施。系统设计及实施是对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系统硬件设计及基本设施的建设的描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人工或自动控制温度、湿度、营养、光照、CO2等环境因子,使植物枝条在适宜的小环境下快速生根,大量繁殖。控制系统采用采用二级控制结构,第一级为直接控制级即单片机智能分控器,由AT89C51单片机组成,负责对温度,湿度,光照和CO2等气象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并对温室设备进行临界控制。第二级为过程管理级,由W78E58B单片机组成,主要完成对环境参数的管理与对控制参数设置的修改工作,并且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进行系统的调整和扩展。同时植物生长控制器预留A/D转换电路,用来处理来自传感器数据;可以作为独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单一区域快繁任务。系统采用性能可靠的RS485总线结构,实现主从式通讯,对温室进行监测、管理和控制。快繁系统的应用是检验系统运行的实际效果。通过对目前常规手段无法繁殖或繁殖速度较慢的驱蚊草、千层金两种植物进行快繁试验,驱蚊草扦插10d生根,成活率达到100%,千层金生根率在94.7%以上;同时还结合传统试管快繁的生姜脱毒苗炼苗移栽进行了试验,移栽16d后成活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