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展较快,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仅依靠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致使该部分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理想,且生活质量较差。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可改善预后。近年来关于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很多,但是还没有得出一个能够准确预测这类患者预后情况的统一指标。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和免疫状况均被证明与EGFR-TKI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相关,而且三者彼此联系紧密。目前已有研究证明结合了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和免疫状况的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血清白蛋白(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albumin,SII/ALB)可作为预测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状况的指标。截止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应用SII/ALB预测EGFR-TKI治疗的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情况的报道,我们回顾性研究SII/ALB对EGFR-TKI治疗的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进一步评估SII/ALB预测EGFR-TKI治疗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从2013年6月12日至2017年6月31日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诊断的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3例,所有患者服用EGFR-TKI前均已接受1-2周期含铂化疗方案。患者服用EGFR-TKI前2周内抽取晨时空腹静脉血,收集患者的各项检验学临床数据并进行随访。随访结束后选取符合标准的71例患者,按公式(见资料和方法)算出每例患者的SII/ALB值,以中位数为截定值将患者分高、低SII/ALB组。两组患者的PFS曲线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之后用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患者PFS的差异。PFS的影响因素通过Cox单因素、多因素回归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前SII/ALB与患者年龄(P=0.012)、肿瘤分期(P=0.000)及血清白蛋白(P=0.000)、血红蛋白(P=0.024)、乳酸脱氢酶(P=0.011)、癌胚抗原(P=0.000)、C-反应蛋白(P=0.016)、D-二聚体(P=0.012)、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P=0.009)、淋巴细胞计数(P=0.038)、单核细胞计数(P=0.043)、血小板计数(P=0.000)相关。2、高SII/ALB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9.2个月,低SII/ALB组患者的mPFS为14.5个月,Kaplan-Meier法显示低SII/ALB组患者的PFS明显优于高SII/ALB组的患者(Log-rank P<0.001)。3、Cox单因素回归方法分析提示患者的性别、肿瘤分期、EGFR-TKI初治前血清白蛋白、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及SII/ALB值对EGFR-TKI治疗的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FS的影响有意义,均P<0.05。应用Cox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显示肿瘤分期(HR=4.124,95%CI:1.593-10.675;P=0.004)、癌胚抗原(HR=0.272,95%CI:0.119-0.620;P=0.002)、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HR=0.565,95%CI:0.290-0.744;P=0.000)、SII/ALB(HR=2.472,95%CI:1.055-5.788;P=0.037)是应用EGFR-TKI治疗的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SII/ALB可作为预测EGFR-TKI治疗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2、肿瘤分期、治疗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SII/ALB是服用EGFR-TKI治疗的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