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在中华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与我们所看到的民族体育竞技盛会—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是集中体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盛会,也是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的信息平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生活,在生产劳动中成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刚刚诞生时,国家就对少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十分重视。在国家的关怀下,到目前为止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逐步发展到了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委托地方政府承办的制度,所设的表演项目和竞赛项目不断增多,比赛规模也逐渐扩大。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盛会,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推动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产生了重要影响。1953年11月天津举办的第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参加大会的共有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傣族、朝鲜族、纳西族等十三个民族的395名运动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全民化。全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均已成功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2007年广州市举办了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成为民族运动会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水平最高的一次盛会,2007年11月18日在广州圆满落幕。55个少数民族形式独特、情趣盎然的体育项目,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让广州市民和1.5万名与会者度过了一个十分过瘾的民族体育文化“狂欢节”。本文通过对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及民族传统体育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从我国民族运动会的发展来分析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普及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运动会为各民族提供交流传统体育文化的大平台。通过对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研究来探析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