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耐久性分析与设计

来源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eic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问题比较严重,路表功能衰减过快、路面结构使用寿命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沥青路面结构耐久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如何减少早期破损发生、改善结构耐久性是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技术课题。 本论文以河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耐久性技术研究项目为依托,结合青兰高速公路(河北段)和邢临(邢台-临清)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1.高速公路交通荷载特征研究。以2006年我国一般国道和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为样本,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现状交通量特征,包括交通量和各种车型比例构成。结合河北省青兰、京张和廊沧高速公路的货车轴载谱调查结果,对高速公路路面上作用的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进行了初步估算。分析表明,高速公路路面交通荷载特征因不同路线走向、不同城市节点区间,而存在明显差异,相同车型的换算当量轴次也不相同。 2.以华北地区三条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为调查对象,通过路表病害调查和路面取芯,对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破损模式及特征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沥青面层车辙和路面裂缝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两种主要破损模式。而且,半刚性基层的非荷载型裂缝对整个沥青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影响显著,容易诱发路面早期破损。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疲劳开裂很可能是从无机稳定集料类半刚性基层开始。 3.应用连续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对带裂缝工作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荷载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层或碎石粒料层对整个路面结构的最大拉应力位置有着决定性影响。当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基层分上、下两层设置时,最大拉应力出现在下基层。设置碎石层的沥青路面,最大拉应力常常出现在碎石层的上层。带裂缝工作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有限元分析表明,下基层的裂缝对结构受力更为不利。 4.利用Miner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对五种结构组合的沥青路面结构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同时考虑了裂缝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半刚性材料层对沥青路面整体疲劳寿命的贡献,表现为能够为上面结构层提供较强的支撑,减少了上层材料的拉应力水平,相应提高了疲劳寿命;沥青混合料层则发挥其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尤其是应力水平较高时仍具有较高的疲劳寿命。如不考虑基层开裂的影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具备很高的疲劳寿命。但当半刚性基层开裂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寿命明显降低。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上基层改为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可以改善路面结构的疲劳耐久性。 5.提出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初步框架。建议从路表功能耐久性和结构疲劳耐久性两个方面改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耐久性。一方面减少沥青路面的车辙等路表破损,另一方面降低基层裂缝对路面结构整体疲劳寿命的不利影响。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建议考虑基层带裂缝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模量折减或者引入裂缝处最不利应力(应变)计算公式等手段加以完善。 6.通过室内试验和铺筑试验路的手段,研究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和高性能沥青面层用于改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耐久性的适用性。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上基层用沥青稳定碎石材料替代,可以有效降低半刚性基层开裂对路面结构整体疲劳寿命的危害,路面结构耐久性得到改善。沥青下面层采用高性能的沥青混合料对减少反射裂缝扩展,改善路面性能也有一定的效果。 最后,简要讨论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耐久性研究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相对于道路路段而言,交叉口由于车流的转向而引起的各种车流之间的冲突、分叉、交织、分流、合流等行为使交叉口的交通特性比较复杂,交叉口往往成为城市交通畅行与否的关键点。
本文结合现代民航运输的需要,在深入分析航段运量的特点及比较几种航段运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航段运量进行预测,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交通信息系统通过融合互联网技术逐步提高了其智能化的水平。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和日渐复杂的交通环境,单个简单的服务已不能满足出
供应链协同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创造方式,几乎每个企业都可以通过协同来获得自己单独无法获得的,而且又是提高自己竞争优势的必不可缺少的资源或能力。供应链上的企业组成一个的整体,能够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更高效的利用资源,并在一定的区域或细分市场获得相对的垄断地位。 协同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难度远远高于对单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因为协同企业之间收益的协调与分配不同于单个企业
火炮是地面战斗的重要武器之一。火炮炮塔是火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炮塔控制系统对火炮射击命中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火炮炮塔控制系统采用分立元件构成,其控制精度低,电路结构复杂,体积大,炮塔射击命中率低,影响部队的战斗力。为了适应现代战争快节奏,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本文主要以某型号传统火炮炮塔控制系统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为执行元件,对该伺服控制系统进行数字化研究。首先,依据火炮炮塔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对
目的:比较地桃花不同部位中银锻苷的含量,为地桃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贵州不同产地的12批次地桃花样品,并采用HPLC法测定其根、茎、叶和果实中银锻苷的含量.结果:
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是高级辅助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准确的获取前方道路交通标志信息能够为驾驶人员或智能车辆执行动作提供决策支持,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在分析研究
论文在收集分析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建设项目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的方法和标准,提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的技术要求。通过交通量分析和预测、通行能力计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