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许多城市具有良好的山水条件,得天独厚的山水格局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快速城镇化、工业化下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展往往忽视这些城市的自然山水生态、山水格局以及城市特有的山水文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功能布局的混乱、城市地方特色的消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重点探讨构建山水城市特色空间形态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选取东至县城作为案例,以期能对今后东至县城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有益建议,也为其他山水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借鉴。首先,从理论研究入手,介绍相关概念,梳理了山水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和城市形态发展的理论研究,并对国内城市形态演变的实证进行了研究。分析山水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分别从山水保护(山水生态)、山水利用(山水景观)、和山水深层次发掘(山水文化)三个方面对基于山水格局建设特色山水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项探讨。然后,笔者结合东至县城实际案例展开研究,在对东至县城山水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东至县城空间形态的演变进行了历时性研究,着力发现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问题、动力机制和启示,总结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然后,论文结合东至县城发展背景、发展目标与形象定位研究及空间形态的土地适宜性分析,将基于山水格局的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方法与东至县城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东至县城未来扩展方向选择,实现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优秀山水空间形态的保护、延续与发展,最终形成“依山拥河,交通绿轴,组团间隔”的山水城市空间形态。最后,在具体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山水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结合交通、经济等众多因素,着重基于山水格局,从保护山水生态,维护生态平衡;利用山水资源,构建良好的城市景观;挖掘山水文化,塑造特色城市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山水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期强化山水城市空间形态,保护和发展城市空间特色。并总结了研究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