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I导联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近年来治疗伴有心室失同步收缩的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心衰患者由于潜在的心肌组织受损,容易出现房室、室间及室内传导延迟,从而导致左、右心室间或心室内收缩不同步,进而出现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减低、心室舒张末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增加、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增大、二尖瓣功能性反流等左室机械重构和心电图QRS波增宽、左束支传导阻滞等电学重构的现象,从而增加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通过恢复左、右心室间或心室内协调收缩和改善心脏传导系统电学失同步来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进而降低心衰患者再住院率及远期死亡率。现有指南推荐根据患者术前心电图QRS波时限及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的形态来选择CRT治疗的获益人群。然而,即使按照现有指南严格筛选患者,仍然只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患者对CRT反应,可以从CRT治疗中获益。对CRT是否反应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心室间机械收缩不同步、电传导不同步是预测CRT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鉴于此,以往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识别心衰患者术前的心电图QRS波的时限及形态特征来识别CRT的获益人群。然而,很少有研究通过解读CRT术后起搏心电图来评估患者对CRT反应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评估了一种基于CRT术后起搏心电图的方法来预测CRT术后反应,即评估术后首次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V1导联正向波和/或Ⅰ导联负向波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改善的关系。目的评估CRT术后首次常规12导联心电图V1导联正向波和/或Ⅰ导联负向波(提示左心室后外侧夺获)是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有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行CRT治疗的心衰患者89例。分为CRT反应组(n=51)与CRT无反应组(n=38),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心功能分级等一般临床资料及在CRT术前、术后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术后6个月以上心脏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满足双心室起搏的QRS形态定义为V1导联R/S≥1和/或Ⅰ导联R/S≤1。CRT反应定义为CRT术后心脏彩超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5%以上。结果在89例患者中,患者总体平均年龄57.4岁。51%患者为女性,基线平均LVEF为30%±6.4%。74.2%患者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其余25.8%患者为非左束支传导阻滞。入选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42%为Ⅳ级,38%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Ⅲ级,9%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Ⅱ级。在CRT反应及无反应两组中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NYHA分级、药物应用、QRS波时限、QRS波形态、术前LEVF、术前LVEDD、左心室电极位置等)相似,两组基线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在89例患者中,51(57.3%)例患者对CRT有反应,其中40例(78.4%)患者心电图符合我们定义的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38例患者对CRT无反应,其中27例(71.1%)患者不符合我们定义的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对CRT有反应与双心室起搏的心电图形态显著相关(X2=21.79,P<0.001)。而且符合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的患者射血分数改善程度显著大于不符合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的患者(14.8%vs3.29%,P<0.001),平均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缩短显著大于不符合患者(9.5 vs3.8mm,P=0.010)。在亚组分析中显示,在23例非LBBB患者中。满足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10例患者中7例(70%)患者LVEF改善。13例不满足的双心室起搏心电图QRS波形态患者中。9例患者LVEF没有改善。结论术后常规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态对CRT术后射血分数改善具有的重要意义。此外,亚组分析显示术前心电图无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衰患者如果术后心电图符合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仍可能从CRT治疗中获益。
其他文献
在当下的社会形势之中,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且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这种危机正在逐渐加重,越演越烈,甚至已经开始危机到人类自身的存在。于是,生态的危机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摆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为了减轻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防止生态灾难的席卷而来,同时更为了呼吁起人类对于地球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地球上一切生命形式的密切关注,许多作家自觉地用自己的创作担负起宣传生态意识的责任。而享有“
通过刻画极小非中心的李三重理想,我们得到了-子空间格代数的李三重同构的结构.这个结论可用于原子Boolean子空间格代数和五角子空间格代数.
糜子生育期短、水分利用率高,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先锋作物。黑穗病是糜子产业上的重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糜子的产量和质量。糜子黑穗病是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和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提高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公办幼儿园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民办幼儿园的大量兴起,填补了公办幼儿园的空缺,但幼儿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成了制约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瓶颈。相关文献与数据显示,皖北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需要进行全面
背景:虽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纤溶治疗后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心肌梗死而导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是AMI
吴门画派在历史上地位重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作品善于结合多种艺术形式来呈现,其中有大量使用古琴元素,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寓意。古琴在这一时期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文人阶层的普遍爱好,因此古琴元素在他们的画作中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两者在艺术上相通,共同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理念。本研究以对明代吴门画派的作品研究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探究后人应如何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从吴门画
陕甘宁边区三边行政分区是边区所属五个行政分区之一,地处陕甘宁蒙四省交界之处,土地辽阔,是边区坚强的经济后盾。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仅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还是通向西北、华北战场,连接大青山,沟通边区与苏联的重要国际交通线,是边区的西北门户。三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除汉族外,还有回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由于民族信仰和习俗的不同,加之国民党错误的民族政策和日本侵略者的挑拨离间,三边分区的
目的系统评价调控microRNA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以主题词加自由词为检索策略,检索下述7个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两名评价者参照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所有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
基于全球能源大量需求产生的相关问题,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很可能会成为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型能源收集方式。摩擦电材料作为TENG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TENG的输出性
恩斯特·马赫的哲学思想是其在科学研究中建立起来的,他在科学方法论和知识心理学方面进行了哲学性的尝试工作,其中蕴涵着认识思想。马赫的认识思想渊源颇丰。在哲学方面,马赫从康德出发,返回到贝克莱,最后落在休谟的因果论上;赫尔巴特的数学心理学和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也对马赫有所启发;在生物学和文明史方面,马赫吸收了进化论观点,主张人的认识也是进化发展的产物。马赫提出要素说以反对传统哲学,他认为要素与感觉是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