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AR-VGF以及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对胶质瘤微环境调节作用的综合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质瘤(Gliomas)起源于神经胶质祖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特点,预后极差。胶质瘤广泛浸润周围正常脑实质,目前多种手段诸如手术切除,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均未取得理想效果。近年来,与传统的抗癌治疗相比,免疫疗法(Immune-based therapeutics),如免疫检查点阻滞剂(Immune-checkpoint blockers,ICB)等,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方式与思维,并为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带来了极大希望。但免疫疗法对胶质瘤的治疗并未达到满意效果。近年来发现,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对肿瘤的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强烈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对免疫疗法的反应性。然而,与其他实体瘤相比,鉴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复杂性,胶质瘤形成了更为独特的TME。因此,对于胶质瘤TME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了解潜在的分子机制并找到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新策略。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均聚焦于胶质瘤TME,从不同的角度对胶质瘤TME进行了探索。第一部分研究是基于团队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的探索。前期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 HDAR(lncRNA HDAR)影响了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且发现HDAR 能影响分泌蛋白 VGF(Nerve growth factor inducible,non-acronymic)mRNA 的稳定性,促进了 VGF的降解。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其可能的机制,并发现VGF影响了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通过对巨噬细胞标记物的探索,我们发现VGF抑制了 M2巨噬细胞的极化。而HDAR通过降解VGF来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被HDAR-VGF影响的M2巨噬细胞反过来又促进了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等状态。与此同时,M2巨噬细胞通过影响胶质瘤细胞中HDAR的转录因子NFATC2的表达,进而促进了 HDAR的表达,形成了 HDAR-VGF-M2巨噬细胞-HDAR的正反馈环路。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与胶质瘤TME的关系进行了整合性的探讨。坏死性凋亡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的程序性死亡形式,其往往被认为在细胞凋亡无法有效激活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一种备选死亡方式。近来的研究表明,坏死性凋亡途径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TME是肿瘤进展和预后的关键调节因子。但是,坏死性凋亡在胶质瘤中的作用,特别是坏死性凋亡与胶质瘤TME之间的关联,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在这部分研究中,我们确定了 45个在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之间具有表达差异的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基于这些基因,通过一致性聚类分析(Consensus clustering),我们将胶质瘤细分为两种不同的亚型。我们发现这两种亚型具有相异的预后、功能富集、免疫检查点(Immune-checkpoints)分布、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checkpoints blockers,ICB)响应情况、TME调节因子分布以及TME细胞浸润景观,提示了两种不同的TME状态。此外,通过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回归分析,构建了一个具有7个特征基因(Signature)的风险模型(Risk model),通过此模型将所有胶质瘤患者分为了高低风险组。此风险模型无论在训练队列还是验证队列均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接着根据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确定出hub基因,通过其与和风险模型特征基因的交集,我们筛选出CASP8、TNFRSF1A和FAS作为胶质瘤的关键坏死性凋亡调节因子。随后,我们检测了 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预后。我们还进一步探究了 CASP8所影响的通路富集情况,CASP8与TME中基质、免疫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免疫浸润状态。进一步我们发现,CASP8影响了胶质瘤的突变景观(Mutation landscapes)、肿瘤异质性(Tumorheterogeneity)和肿瘤干性(Tumor stemness)等,这些均与TME调节密切相关。最后,泛癌分析证明了 CASP8在多种癌症中具有重要作用。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首次整合性地分析了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在胶质瘤中的作用以及其对TME调控的影响,这可能为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新的干预靶点。以上两部分内容均聚焦于胶质瘤微环境,从较为宏观的转录组学以及较为微观的机制调控等角度对胶质瘤的微环境进行了探讨。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胶质瘤复杂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对发现新的干预靶点以及采取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可能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研究调查,从中抽选中符合诊断标准的130例,分析总结其病因及临床特征。结果:130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后,最终确诊病因者共121例,其中肺结核22例,病毒细菌感染53例,伤寒感染7例,红斑狼疮8例,血管炎11例,恶性肿瘤15例,其他疾病5例,其中感染疾病和肺结核患者中,老
裸芯片被广泛地直接应用于飞行器系统中,是飞行器系统基础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裸芯片和传统的电子元器件在封装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裸芯片可靠地工作,应做好裸芯片选用工作,这是其质量控制的源头,特别是应选择适用质量保证等级的裸芯片并做好在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例如降额、热设计、防护设计等。以故障为导向制定装机前具有针对性的裸芯片质量评价方法,确保裸芯片的固有质量。同
研究目的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死因和第三大致残原因,是我国第三大死亡原因,我国已经是全球范围内卒中疾病负担最重和终生风险最高的国家。脑卒中会导致很多合并症如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和情绪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会增加卒中的病死率、残疾率和复发率,缩短生存时间。感知控制是对于控制的一种主观的感受、感知或信念,是个体的直接感受,相信事件的结局由自己的行动决定。既往在健康老年人、哮喘、心衰等慢性病患者
在中学物理课程中创新教学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为适应学生现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展开创新性教学也势在必行,创新性教育的实施可以突破学校传统课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降低学生学习困难并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创新教学的有效策略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把握整体教学方向,满足学生基本学习诉求,进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初中物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实质性促进作用。
目的:分析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筛查结果,以确立ALT不合格高危人群,优化ALT筛查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1月焦作市无偿献血者21 483例血液样本,采用速率法检测ALT水平,统计无偿献血人群ALT不合格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进行特征分布分析,比较初次献血者与再次献血者ALT不合格率之间的差异、并观察ALT不合格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
物理是学生在初中所接触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令师生都倍感头疼的复杂学科。在当前教学中,许多教师一直采用传统的理论分析模式,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透彻,学习模式趋于表象化。教师可以尝试实施创新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跨度,转化所学的物理知识以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着重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
目的:探究及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Ang)、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压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分级将其分为A组(高血压3级)27例、B组(高血压2级)27例及C组(高血压1级)28例,选取同时期的27例健康同龄者为D组。检测及
在2019年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历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修订后的标准中提到:要通过历史课程改革,来推动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创新性地培养学生使用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历史。通过教与学的互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接受历史知识,一改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在复习过程中,传统历史复习课枯燥无趣,教师不断重复课本知识,学生缺少参与性,因此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