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ppx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为解决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正效应使我国减少了4亿多人口,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在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负效应逐步显现,即家庭中唯一的子女因为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或者其他原因而不幸离世,本来完整幸福的核心家庭由此变成了“失独家庭”。据统计,近年来失独家庭数量的不断增多,失独群体在物质生活、精神世界面临的双重困境逐步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虽然,我国已开放的“二胎”政策从长远来看对失独家庭的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短时间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说,失独家庭的社会救助问题已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正日益受到学者、社会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由于城乡在经济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相对于城市失独家庭来说,农村失独家庭在失去独生子女后面临的生活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大于城市失独家庭。因此,本文将农村失独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以社会支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通过对农村失独家庭的调查走访以及相关资料、文献的查阅,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农村失独家庭生活现状、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协同参与构建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救助长效机制。
其他文献
记者两个多月前在上海偶遇了一位土耳其的设备代理商,交谈中他谈到了不少中国纺机企业,有曾经红极一时而今“名落孙山”的,也有一路走来仍稳步提升的,数十年的纺机代理事业,
期刊
土地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石,农民存在依据,对国家、社会和农民本身都着重要的意义。土地与“三农”之间的这种天然联系,使围绕着土地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都能产
学位
如何发挥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建设.该文运用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以深圳市应急管理学会为例,研究了应急管理学会在城市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阶段,面对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各种公共事务,优化政府治理、促进政府治理体制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渠道,近几年各类教育理论层出不穷,进一步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通过反思当前的课改实践,我们能够发现部分教学模式只是停留在形式化的低级阶段,却并未深入高级层面,如果课堂教学只是传统地进行知识灌输,难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无法触动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思维可视化课堂,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案例展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