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用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与传统学科课程完全不同的,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独立的课程形态。谁来教、怎样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力量在在职教师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训。但面对全国庞大的中小学学生,培训教师的数量远远不够。小学教师教育的目的是为小学培养输送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师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驾护航。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教师教育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能够指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合格师资的有效途径。为此,本人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2002年所有中文教育类期刊进行检索,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文章一共有57篇,但涉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培养的文章几乎没有;有关“教师教育”的文章中,涉及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培养的文章只有一篇。但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的实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素质是制约课程发展的瓶颈。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呼声越来越大。2002年6月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承担的“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建设》开题。此课题把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问题放到了重要位置上,目前正在组织各类师范院校的力量进行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在全国正处在起步阶段,在西部省市尚处于空白。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在于:1.从理论上阐明了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与小学教师教育中的关系,确定了小学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发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论。2.制定了小学教师教育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并将此策略应用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其他师范院校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和值得借鉴的经验。3.本课题的研究对基础教育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的重要意义。 本课题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的: 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小学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状况作了综述。 从国内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正在成为现 实的需要和趋势。 第二部分:对小学教师教育中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了界定,小学教师 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是一种基于师范生职业特点、密切联系师范生自身生 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以学生感兴趣的各类综合性、现实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师范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指导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具备的各种能力为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同时阐述了在小学 教师教育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有利于师范生的信息素养的形成;有 利于师范生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有利于师范生多元知识结构的构建和终身学习 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师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问 题意识和科研能力。 第三部分:研究了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与小学教师教育中的关系。小学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和依据,同时也是小学 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小学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应以指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重要目标。在某 种程度上,小学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 教法”的性质。小学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一定会促进小 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反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会不断地向小 学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问题和挑战。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第四部分:给出了在小学教师教育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观念的 转变是先导,课程开发管理体制是保障,师范课程改革是前提,开展教师校本培 训是关键,提供必要的支持是条件。 第五部分:总结了乌鲁木齐师范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改实践。通过教改实 践证明,在小学教师教育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是促进师范生 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型师资的 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