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细管电泳(CE)具有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在手性药物分离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手性药物的CE分离最主要是以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但对一些手性药物仍难于分离。离子液体由于具有热稳定性好、不挥发、溶解性强等独特的性质,近年来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CE分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手性离子液体作为添加剂已成功应用于CE手性拆分,非手性离子液体仅在辅助手性表面活性剂的胶束电动色谱(MEKC)中有较少报道,而以非手性离子液体作为添加剂,来辅助或改善环糊精拆分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方法还未见报道。相对手性离子液体而言,非手性离子液体种类多、相对价廉易得,容易普及,在辅助手性选择剂分离方面有潜在价值。鉴于此,本文建立了以非手性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1)为添加剂,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的CZE方法,成功分离了氯霉素前体、扑尔敏、氧氟沙星和异丙肾上腺素四种药物对映体。并与未添加[BMIM]C1时的分离进行了对比研究。
首先系统考察了手性选择剂β-环糊精的种类和浓度、离子液体[BMIM]C1的浓度、缓冲溶液pH、分离电压对氯霉素前体分离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β-CD、HP-β-CD、SBE-β-CD对氯霉素前体的分离度分别为2.2、2.7、2.8。但当缓冲溶液中未添加[BMIM]C1时,β-CD对氯霉素前体的分离度仅为0.9,未达到基线分离。HP-β-CD、SBE-β-CD对氯霉素前体的分离度分别为1.7、2.4,都低于添加[BMIM]C1时的分离度。[BMIM]C1不仅能够增加对映体的分离度,还能有效地抑制毛细管内壁对样品分子的吸附作用,改善峰形。
然后分别考察了扑尔敏、氧氟沙星和异丙肾上腺素三种药物对映体分离的条件。在最优化条件下,β-CD对扑尔敏的分离度为2.5,HP-β-CD对扑尔敏、氧氟沙星和异丙肾上腺素的分离度分别为2.3、2.6和2.4。当未添加[BMIM]C1时,β-CD对扑尔敏的分离度为1.6,HP-β-CD对扑尔敏、氧氟沙星和异丙肾上腺素的分离度分别为0.9、1.7和1.8,都低于添加[BMIM]C1时的分离度。但[BMIM]C1未能改善SBE-β-CD对氧氟沙星的分离效果,分离度均为1.6。
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非手性离子液体辅助手性拆分的机理探讨,认为非手性离子液体对环糊精类手性选择剂的CE手性拆分有增强的能力。
该方法的提出,扩展了离子液体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范围,为其它CE难以分离的手性药物的分离提供了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