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基本构建,中、高职衔接步伐的日益加快,中职毕业生毕业比重加大,升学渠道进一步拓宽的“新常态”逐渐形成。这种新职教背景下的“新常态”对中职语文教育功能定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中职语文新大纲中对“语文教育功能”没有明确的说明,学界就此问题也一直争论不休。这种状态不利于新形势下的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发展。为此,本文以“语文教育功能”的研究现状为切入点,以比较研究-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实施建议--总结反思为研究思路,运用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法,思考语文教育的本质含义,探寻中职语文教育的功能定位,旨在为职业教育发展新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结构分为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了和论题相关的概念;梳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现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中职语文和普通高中语文教育功能的比较研究。本章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对中职语文教育功能定位进行了反思:认为中职语文大纲中所表述的功能定位没有体现明显差异性,不能凸显中职语文的特殊性和职业性;指出重新审视中职语文教育功能定位是必要的。第三章,中职语文教育功能定位的调查研究。本章通过对学生、教师、专家和企业的调查和访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现状和自我反思;专家的独特视角和总体考量以及社会的用工体验和能力需求。从现实维度,提出了中职语文要以言语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文化修养。第四章,中职语文教育功能定位的影响因素研究。本章对与中职语文教育功能有关的三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是内在制约因素;社会对中职学生语文能力的需求是立脚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是出发点。从理论维度,阐述了语文能力是言语能力;中职语文功能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文化修养。第五章,中职语文课程设置建议。本章进一步说明了对中职语文教育功能再思考后得出的结论;诠释了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和课程结构设置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