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日趋恶化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探讨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途径的过程中,绿色金融因为能够向产生积极环境效益的项目配置资源,成为金融业新兴领域。绿色金融是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金融制度安排,旨在将社会资本引导到预期能够产生正环境效益的领域。其中,绿色基金是兼顾环保性与盈利性的重要投资实践。与传统基金相比,绿色基金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作为主要指标筛选投资标的。有理论认为,绿色基金在筛选项目时会排除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选择环境风险低、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因此基金成长潜力更大、财务表现更好。实践中,国外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了区域差异与时间差异,国内对绿色指数型基金、绿色股票型基金的财务表现研究中也得到了不同的结论。绿色ETF(Exchange Traded Fund,全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ETF)在我国发展较晚,目前为止只有44只绿色股票指数和6只绿色ETF,那么我国绿色ETF是否具有超越传统基金的财务表现从而具有投资可行性呢?验证绿色ETF是否具有投资可行性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在我国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背景下,验证绿色ETF的投资可行性,对于转变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另一方面,绿色基金是参与绿色投资的重要的渠道,由于ETF紧密追踪标的指数,其跟踪误差小于指数型基金,验证绿色ETF的投资可行性意味着绿色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对促进我国绿色基金发展、提升绿色投资实践、支持经济转型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成立年限在2年以上的3只绿色ETF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各自投资标的——3只绿色股票指数作为基准,并以成立年限和基金规模为标准筛选出3只与绿色ETF相近的指数型基金与偏股型基金作为对照组合,以2009年9月25日到2019年12月31日为研究区间,在利用GARCH族模型把握绿色ETF投资标的——绿色股票指数风险波动特点的基础上,基于传统三大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对比绿色ETF与市场基准、指数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的财务绩效,探究绿色ETF能否实现超越传统基金的财务表现,验证绿色ETF是否具有投资可行性。研究得出两点结论,首先,中证环保指数和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的风险波动特点可以用EGARCH模型来刻画。绿色股票指数的收益率呈现尖峰厚尾的状态以及波动聚集的特点,EGARCH刻画的非对称性效应显著,负面消息带来的波动程度要大于正面信息,表现出了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似的特点。其次,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凭借其投资标的风险可控、基金风险规避能力强、财务表现优于传统指数基金的特点,因此具有投资可行性。根据基金收益的年标准差来看,绿色ETF的风险规避能力普遍优于股票型基金;根据基金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来看,上证180公司治理ETF的财务绩效能超越指数型基金,因此具有投资价值。结合绿色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实践与本文研究的结论,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首先积极推进绿色股票指数的开发,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基础;其次进一步创新发展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满足市场投资需求;最后推动国内养老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资金的绿色投资实践,从而促进绿色基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