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树脂负载铁酞菁可见光催化氧化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级氧化技术又称深度氧化技术,是一种基于羟基自由基中间体反应的氧化技术,近年来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以金属酞菁做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氧化技术研究日益增多。   本文将铁酞菁通过共价键负载在树脂上,制得多相光催化剂(C-FePc),并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其进行表征。进行了三种难降解有机物(盐酸四环素、吲哚以及硝基苯)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实验,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pH、温度和氧化剂投加量对降解实验的影响,得到最优反应条件。实验中还考察了降解反应中TOC的去除率和自由基抑制剂对反应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并对硝基苯降解反应中的中间产物进行了检测,推测了其反应可能的降解途径。   通过吸附树脂复合铁酞菁光催化降解三种不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为35℃,水样pH为9.0,双氧水投加量为5ml/L,催化剂投加量为1.0g/L。降解吲哚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为35℃,水样pH为9.0,双氧水投加量为10ml/L,催化剂投加量为1.0g/L。降解硝基苯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为35℃,水样pH为3.0,催化剂投加量为1.5g/L,双氧水投加量为10ml/L。   (2)降解盐酸四环素、吲哚及硝基苯的实验过程中,TOC去除率分别为62.3%、55.2%及42.3%。分别进行了催化剂稳定性实验,验证了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投加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的对比试验证实了溶液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在树脂负载铁酞菁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吲哚及硝基苯废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通过GC-MS分析,硝基苯降解反应过程中检测到了苯酚、间硝基酚、邻硝基酚等中间产物,推测了硝基苯可能的降解途径。   (5)对于本催化氧化体系,盐酸四环素最易降解,吲哚其次,硝基苯最难降解,其反应过程都基本符合拟一级动力学规律,其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0.04499min-1、3.98×10-3min-1及15.35×10-2h-1。   研究结果表明,负载型铁酞菁催化剂C-FePc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多相光助Fenton催化剂。
其他文献
洪水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社会各界都在努力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降低和避免洪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洪水演进数值模拟作为掌握洪水运动规律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应
既有桥梁随着服役时间的增长,由于受到环境侵蚀和超载等影响导致结构性能不断降低,因此在服役期间需对桥梁采取维修加固措施。而不同的维修加固方法不仅在瞬时提高桥梁承载力的
增大截面法加固受压砖柱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和对承载力提高明显等显著优势,所以在实际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鉴于在加固砖柱结构时由于外设钢筋笼并且外包加固层厚度
顶管施工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综合成本低、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但顶管顶进使土体产生扰动进而产生地面变形是其主要缺点。我国南方地区河流众多,一些地下管廊
由于人类的活动空间逐渐转移到地下,随之产生的岩体稳定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工程地质资料的分析和解释一般局限于二维、静态的表达方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空间分析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很多比较大的地震,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地震灾害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抗震减灾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
断桩是桩基施工中常见的缺陷,迄今学术界对于其竖向承载机理还没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为了探讨断桩的竖向承载性状,本文主要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三种手段,针对粉
现代空间结构大多具有跨度大、质量轻、阻尼小、自振频率密集等特点,因而对风荷载的作用较为敏感,抗风设计往往是此类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从现有研究来看,针对给定结构在
钢构件绝对应力是判断钢结构能否正常服役的指标。检测钢构件绝对应力状态对于掌握结构安全性能、预测结构服役寿命、判定结构加固改造等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波法相对于传统结
本文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平面门式钢刚架和门式钢刚架整体结构在火灾升降温全过程的响应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门式钢刚架的抗火概念设计建议。首先,编制考虑大空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