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村庄规划建设日益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村庄的居住空间组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扬州地区村庄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扬州地区村庄居住空间组织的影响因素、演化过程和组织模式,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扬州地区村庄居住空间组织优化对策。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内容:首先在对村庄建设背景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村庄居住空间和扬州地区村庄居住空间等各个层面的相关研究和建设实践;其次,构建了村庄居住空间的内容体系,认为村庄居住空间除由显性的物质形态要素构成外,还包括了隐性的精神形态要素。前者可以按照点、线、面的三级结构分析,后者则包含了与村庄居住相关的需求、行为、文化、制度等社会文化的总和;再次,重点具体分析了在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下的扬州地区村庄的居住空间形态,并按照时间演进序列,对扬州地区历史进程中的村庄居住空间组织的构成要素、居住空间组织方式和居住空间形态三方面的演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扬州地区村庄居住空间组织现状进行了模式分类,分析了不同模式类型村庄居住空间组织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对扬州地区村庄居住空间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扬州地区村庄居住空间组织优化的目标、原则以及优化内容和路径,并对村庄居住空间优化的个案进行了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