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煤炭资源丰裕省份的重要生产活动,煤炭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在全国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界定并努力协调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改善煤炭资源丰裕省份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全新的耦合视角建立了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的耦合关系,具体分四部分:煤炭开采分别与水资源利用保护、煤炭开采与土地资源利用保护、煤炭开采与植被利用保护、煤炭开采与大气利用保护之间的耦合关系。从历史纵观与现实探究两个维度阐释了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的耦合机理。实证部分以我国十个煤炭资源丰裕省份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四川、新疆、贵州和广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十省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土地、植被、大气四方面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对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政策启示主要就省域差异,提出了以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开采模式、加强市场主导等为代表的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煤炭开采与土地资源利用保护、煤炭开采与植被利用保护、煤炭开采与大气利用保护的四大耦合路径。本文主要结论:我国10个煤炭资源丰裕省份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土地、植被、大气利用保护的耦合度整体偏低,在耦合类型上均处于"拮抗期";耦合协调度均是介于"轻度失调"与"勉强协调"之间,在空间分布上煤炭开采与水资源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一种北重南轻的"倒三角"结构,煤炭开采与大气利用保护耦合协调度呈现"哑铃型"结构,煤炭开采与土地资源、植被的耦合协调度并无特殊的分布规律,而是与各自省自然、社会条件相关的。本文利用全新的耦合视角来研究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但将煤炭开采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具体化,即分别从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土地、植被、大气四大子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而且弥补了当前理论界只侧重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单向影响的研究,另外,文章立足全国省域范围基础上的宏观性分析,采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用数据作支撑,增强了研究可信度。文章分为六章,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文章写作的背景、目的、意义等内容,并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立论点。第二章在分析耦合在经济学中适用性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耦合视角建立了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的耦合关系。第三章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延伸开来,纵向事实证明,横向归结耦合动因与耦合障碍两大方面,分析了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的耦合机理。第四章主要进行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以耦合模型为支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搜集整理数据并进行计算分析。第五章在前一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大耦合路径,即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煤炭开采与土地利用保护、煤炭开采与植被利用保护、煤炭开采与大气利用保护的耦合路径。第六章总结全篇,并针对文章不足,提出了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