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低磷乳清蛋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干预,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肾功能、血磷水平的变化,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以期改善其营养状况,维持血磷稳态,为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而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透析门诊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按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膳食原则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等热量、等氮的个性化营养支持。依据能量供给量30~35kcal/kg·d,蛋白质供给量1.2g/kg·d,高生物价蛋白质占比50%,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制定全天膳食食谱。干预组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的50%由低磷乳清蛋白粉提供,整个干预过程为12周。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变,进行SGA评估,测量体重、体质指数。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末、第12周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相关指标:(1)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2)血磷及其相关指标:血清磷(PHOS)、甲状旁腺激素(PTH);(3)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1.营养状况: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4周末和第12周末,干预组的SGA评分较干预前和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成分指标: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体重、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4周末、第12周末,干预组的体重、BMI较干预前和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营养指标: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TP、ALB、PA、T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4周末和第12周末,干预组的TP、ALB、PA、TF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TP、ALB、PA、TF在干预后第4周末和12周末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磷及其相关指标: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HOS、PTH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第4周末和第12周末,干预组的PHOS、PTH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第4周末和第12周末干预组的PHOS、PTH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肾功能指标: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cr、BUN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第4周末,干预组的Scr、BUN较干预前和较对照组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2周末,干预组的Scr、BUN较干预前和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磷乳清蛋白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升高血清TP、ALB、PA、TF水平,减少低蛋白血症和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维持血磷稳态,减轻透析患者的肾脏排磷负担,不升高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促进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钙磷代谢,有利于防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运用低磷乳清蛋白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高磷血症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