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J型捕收剂的合成及其捕收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wdiy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铁矿石资源储量大,品质差,铁矿石选矿在提高钢铁行业市场竞争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铁矿石品质较差的现状,国家高度重视选矿技术研究工作。而浮选的应用被认为是20世纪矿冶技术的重要成就。而在浮选工艺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决定浮选技术应用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浮选药剂。最重要的是,现有的铁矿石捕收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选温度要求比较高,例如鞍钢齐大山选矿厂浮选药剂使用温度为33℃,达不到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一种浮选捕收剂,降低浮选温度,以节约能源。本文通过探索,将胺基引入脂肪酸的α位上,研究其合成方法及捕收性能。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月桂酸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时间条件下经过溴代、氨代两步完成DLJ捕收剂的合成。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其结构特性,并计算了该药剂分子极性基中键合原子的电负性以及非极性基的(?)水性。为了研究捕收剂DLJ的捕收性能,分别对赤铁矿和石英单矿物、人工混合矿以及鞍钢齐大山选矿厂混磁精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单矿(?)试验中,石英和赤铁矿均可以在最佳的浮选条件下达到回收率99.5%以上的良好效果。人工混合矿的浮选试验中:正浮选达到了精矿品位为67.32%,尾矿品位3.48%,精矿回收率95.14%;反浮选达到了精矿品位67.86%,尾矿品位2.59%,精矿回收率94.45%。此外,本文通过实际矿石的浮选试验,在浮选温度30℃的条件下,达到了一次粗选精矿品位63.81%,回收率89.71%,尾矿品位10.02%。并分别进行了实际矿石的开路、闭路试验,皆达到较好的浮选效果。运用矿物表面的ζ-电位以及对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分别分析了DLJ(?)收剂与矿物中各个组分之间的作用机理。最终根据各个作用机理总结了DLJ对亥矿石的分选原理,从而分析DLJ捕收剂的捕收性能。经过研究表明,本文中对脂肪酸的改性合成的两性捕收剂DIJ,达到了预期的浮选效果,不仅降低了浮选温度,不需加任何活化剂,而且减少了捕收剂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了一款以STC89C52型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智能小车,系统上电后,小车可以沿着预先设计好的黑色跑道进行行驶,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避障功能。该智能小车的系统设计主要分为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两大部分。其中,硬件电路主要有:单片机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红外模块、超声波模块和电源模块五部分。软件程序采用C语言编程,通过Keil软件实现对小车运动轨迹的控制。通过实物调试,验证了该智能小车结构简单、稳定
观测结果表明 :范厝库区鲂性腺发育具有明显周年变化规律 ;5月份雌鱼成熟系数最高 ,也是该库鲂鱼的产卵期 ;3— 5龄鲂绝对怀卵量平均值为 15 .7万粒 ,相对怀卵量平均值为 2 1
期刊
为了促进西兰花产业发展,从我国西兰花区域分布、品种演变、种植模式、机械化作业装备等方面,总结了其生产现状,指出了机械化程度低、病虫害防治不规范、种植方式落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