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铁矿石资源储量大,品质差,铁矿石选矿在提高钢铁行业市场竞争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铁矿石品质较差的现状,国家高度重视选矿技术研究工作。而浮选的应用被认为是20世纪矿冶技术的重要成就。而在浮选工艺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决定浮选技术应用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浮选药剂。最重要的是,现有的铁矿石捕收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选温度要求比较高,例如鞍钢齐大山选矿厂浮选药剂使用温度为33℃,达不到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一种浮选捕收剂,降低浮选温度,以节约能源。本文通过探索,将胺基引入脂肪酸的α位上,研究其合成方法及捕收性能。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月桂酸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时间条件下经过溴代、氨代两步完成DLJ捕收剂的合成。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其结构特性,并计算了该药剂分子极性基中键合原子的电负性以及非极性基的(?)水性。为了研究捕收剂DLJ的捕收性能,分别对赤铁矿和石英单矿物、人工混合矿以及鞍钢齐大山选矿厂混磁精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单矿(?)试验中,石英和赤铁矿均可以在最佳的浮选条件下达到回收率99.5%以上的良好效果。人工混合矿的浮选试验中:正浮选达到了精矿品位为67.32%,尾矿品位3.48%,精矿回收率95.14%;反浮选达到了精矿品位67.86%,尾矿品位2.59%,精矿回收率94.45%。此外,本文通过实际矿石的浮选试验,在浮选温度30℃的条件下,达到了一次粗选精矿品位63.81%,回收率89.71%,尾矿品位10.02%。并分别进行了实际矿石的开路、闭路试验,皆达到较好的浮选效果。运用矿物表面的ζ-电位以及对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分别分析了DLJ(?)收剂与矿物中各个组分之间的作用机理。最终根据各个作用机理总结了DLJ对亥矿石的分选原理,从而分析DLJ捕收剂的捕收性能。经过研究表明,本文中对脂肪酸的改性合成的两性捕收剂DIJ,达到了预期的浮选效果,不仅降低了浮选温度,不需加任何活化剂,而且减少了捕收剂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