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丹噶尔贸易兴衰的历史研究

来源 :青海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yd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丹噶尔古城始建于明朝,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大规模修建,占地25万平方米,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设丹噶尔厅,为清代在边疆设定的县级政权建制,隶属西宁府。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名为湟源县。  古城建筑以汉藏结合风格为主要特色,由城隍庙、丹噶尔厅、孔庙、小学堂、城门楼和火祖阁为主要建筑群。城内商铺民房错落有致,街巷纵横交错,交通便利,主街宽6米,长800多米,为清、民国时期丹噶尔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乾隆以后,丹噶尔商贾云集、交易兴盛、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一跃成为青、藏、甘、新间重要的民贸市场之一,年贸易额达到白银250多万两,是当时西宁总贸易额的六、七倍,有环海商都之称。  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历史文献,以清至民国时期丹噶尔贸易的发展演变为主线,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民族政策,勾勒出丹噶尔民族贸易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进而揭示出这一历史现象所隐含的历史与现实启示。
其他文献
中国加入 WTO 已经过三年了。WTO(经济的全球化),使人类社会面临又一次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加入 WTO 后,不可避免地对现有的税收理论、税收制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可能用过“学完了地理位置,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地形”“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地理的位置,下面我们接着学习气候的特征”这一类的话来衔接各个教学环节。以
期刊
一、背景  “我已经高二了,为何做语文现代文阅读时总是想不到那些答案。考完后回去仔细研究标准答案,我都不明白为什么答案是那样的,觉得从逻辑上想不通,我想大概是我的阅读鉴赏能力有问题。如果是这样,希望高人指点,如何提高我的阅读鉴赏能力。”这是一个普通学生的真实内心表达,这也是许多高中学生的心声。  现代文阅读成了学生学习中的老大难问题。其实,不光学生觉得现代文阅读困难,教师也同样很无奈、很迷惘、很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受高校不断扩招,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