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寄生虫病(Parasitic disease)是严重危害养羊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球虫病(Coccidiosis)和梨形虫病(Piroplasmosis)则是常见的寄生虫病。这两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绵羊和山羊均易感染。绵羊和(或)山羊感染球虫(Coccidian)或梨形虫(Piroplasma)后,生长发育迟缓和繁殖性能下降,羊肉、羊奶、羊毛(绒)、羊肠衣及皮革的产量和品质均降低,严重时感染甚至死亡。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绵羊和山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计数法对采自我国部分地区的2639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对球虫阳性样品中的球虫卵囊进行收集和培养,并对球虫种类进行了鉴定。应用基于梨形虫18S rRNA基因序列的PCR对采自我国部分地区的465份血液样品进行了检查,并对梨形虫阳性样品进行虫种鉴定和种系进化分析。1.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羊球虫种类感染情况,为羊球虫病的防制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计数法对采自河南省部分地区、安徽省合肥市、重庆市云阳县、辽宁省朝阳市、吉林省双辽市、山东省东营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云南省昆明市等23个县市的2639份粪便样品(其中绵羊粪便样品1150份,山羊粪便样品1489份)进行了检查,对球虫阳性样品中的球虫卵囊进行收集和培养,并对球虫种类进行了鉴定。结果,球虫总感染率为95.72%(2526/2639),其中绵羊球虫感染率为96.43%(1109/1150),山羊球虫感染率为95.16%(1417/1489);共检出13种绵羊艾美尔球虫和12种山羊艾美尔球虫,绵羊艾美尔球虫分别为阿撒他艾美尔球虫(Eimeria ahsata)、巴库艾美尔球虫(E. bakuensis)、小型艾美尔球虫(E. parva)、贡氏艾美尔球虫(E. gonzalezi)、苍白艾美尔球虫(E. pallida)、颗粒艾美尔球虫(E. granulose)、温布里吉艾美尔球虫(E. weybridgensis)、类绵羊艾美尔球虫(E.ovinoidalis)、马尔西卡艾美尔球虫(E. marsica)、槌形艾美尔球虫(E. crandallis)、错乱艾美尔球虫(E. intricate)、浮氏艾美尔球虫(E. faurei)和斑点艾美尔球虫(E. punctata),山羊艾美尔球虫分别为阿普艾美尔球虫(E. apsheronica)、阿氏艾美尔球虫(E. arloingi)、艾丽艾美尔球虫(E. alijevi)、斑点艾美尔球虫(E. punctata)、苍白艾美尔球虫(E. pallida)、家山羊艾美尔球虫(E. hirci)、柯察艾美尔球虫(E. kocharli)、克氏艾美尔球虫(E. christenseni)、妮氏艾美尔球虫(E.ninakohlyakimovae)、山羊艾美尔球虫(E. caprina)、羊艾美尔球虫(E. caprovina)和约奇艾美尔球虫(E. jolchijevi)。羊球虫多为混合感染,其中绵羊为81.19%(807/994),山羊为71.39%(604/846);绵羊混合感染2~10种艾美尔球虫,优势虫种为马尔西卡艾美尔球虫、巴库艾美尔球虫和小型艾美尔球虫;山羊混合感染2~9种艾美尔球虫,优势虫种为家山羊艾美尔球虫、阿氏艾美尔球虫、克氏艾美尔球虫和艾丽艾美尔球虫。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月份、不同品种、不同饲养方式的绵羊和山羊感染的球虫种类不一,感染率也不相同,但优势虫种基本一致。本研究首次对湖羊球虫及其种类和不同月份羊球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绵羊和山羊球虫感染普遍,且多为混合感染,严重感染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在生产中,我们应该采取综合的防制措施来防止羊球虫病的发生,将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2.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羊梨形虫感染情况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羊梨形虫病的防制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应用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法和PCR(常规PCR和巢式PCR)对采自河南省部分地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云南省昆明市、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等22县市的465份羊血液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法共检出52份梨形虫阳性样品,感染率为11.18%(52/465);PCR共检出78份梨形虫阳性样品,感染率为16.77%(78/465)。应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后证明,所分离的羊梨形虫为吕氏泰勒虫(Theilerialuwenshuni)和莫氏巴贝斯虫(Babesia motasi)。研究表明,PCR比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法更敏感,更特异,能够鉴定到虫种并能检出血涂片镜检呈阴性的羊梨形虫阳性样品;共检出2种梨形虫,即吕氏泰勒虫和莫氏巴贝斯虫。3.为确定我国部分地区羊梨形虫分离株的种类,将分离的78株吕氏泰勒虫基因序列和8株莫氏巴贝斯虫基因序列分别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下载相关核糖核酸序列,应用Clustal X2.11软件分别进行比对及序列拼接,应用DNAStar7.5软件进行同源序列分析,应用Clustal X2.11和MEGA5.0等生物学软件分别对泰勒虫基因序列和巴贝斯虫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Blast比对和同源性分析时,分离的78株吕氏泰勒虫与T. luwenshuni(KC429038.1)的同源性为100%;在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上,分离的78株吕氏泰勒虫与T. luwenshuni(KC429038.1)在同一分支上;Blast比对和同源性分析时,分离的8株莫氏巴贝斯虫与B.motasi-Tianzhu(JX440506.1)的同源性为100%;在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上,分离的8株莫氏巴贝斯虫与B. motasi-Tianzhu(JX440506.1)在同一分支上。研究表明,本次调查分离的2种羊梨形虫(即泰勒虫和巴贝斯虫)分别为吕氏泰勒虫和莫氏巴贝斯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