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表象是有关于空间关系的图像。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你被问到想象中的房间是什么样子的,你花了很长时间进行思考并在心中产生了图像,这就是空间表象。认知心理学家在经过大量的研究之后证明,儿童在思维过程中要比成人更多的使用表象。儿童的视空间表象能力是儿童空间能力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关于儿童表象能力的研究中,关于视空间表象能力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儿童表象能力发展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视空间表象能力不仅是空间智力的核心,同时还具有很大程度的鲜明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是想象的主要材料和儿童认识的主要内容之一。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作为儿童中的特殊群体,其智力发展显著低于正常儿童。视空间表象能力作为智力的一部分,其发展也同样受到影响。目前国内外对正常儿童的视空间表象能力研究较多,但对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则很少涉及。本研究选择进行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视空间表象的对比研究,希望能够就智力落后儿童空间认知能力方面的研究进行进一步探究,同时为整个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病理性依据,使这些研究领域能够更好的完善。围绕这一目标,我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实验一,三山实验。试验主要是通过儿童对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的辨别判断儿童在视空间表象上的发展水平。实验二,心理旋转实验。通过儿童对空间物体进行心理操作的结果来判断儿童在视空间表象上的发展水平。本文就是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揭示两类儿童在视空间表象发展上的规律性。实验的结果表明:(1)智力对儿童视空间表象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不仅在视空间表象的发展速度上低于正常儿童,在发展高度上也显著低于正常儿童。(2)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正常儿童在8-9岁期间视空间表象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视空间表象能力则要到14岁以后才有所发展。(3)三山实验和心理旋转实验都能够反映儿童视空间表象的发展水平。儿童在心理旋转方面的视空间表象能力的发展年龄比在空间位置关系辨别的视空间表象能力的发展年龄要晚。最后,从研究方法和设计角度等方面反思了本研究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并对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探讨。